作业:“动机”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如果可能读懂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相关内容;除了好吃懒做之外,请您给我们描述一个您的爱好。
关于兴趣与爱好,跟李老师参加初级研修时写过一篇,直接复制过来,现在,稚嫩的文字开始辣眼睛啦。
研修日记 2015.9.25
今天要去见李老师,内心有点忐忑,有点欣喜。忐忑的是这段时间没怎么看书,老师问起来自己不知怎么回答;欣喜的是,每次和李老师见面,老师话语中都闪现着熠熠光辉,我可以沐浴在光辉下,心灵得到很好的滋润。
最近工作比较忙,我疲于应付,精力明显不够用。此时我才体会到坚持学习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由此我也理解了孩子学琴路上的艰辛。
去年夏天,孩子参加了小提琴考级比赛。进入初中以来,学习任务比较重,这两年孩子没好好拉琴。考级前老师特意为他加设了课程,一个暑假练下来,还真有效果,最后通过了九级和十级。
拿到证书,孩子非常高兴,把证书摆在书橱最显眼的位置,还故意把里面带级别的那一页展开,将证书立在那里。美滋滋过了好多天,却从没把琴再拿出来拉一拉。爸爸忍不住了,跟孩子说:“成绩只代表过去,沉浸在过去的成绩中,你的水平就不断后退,最后可能连外行都能听出你琴拉得不怎么样。”
第二天,证书不见了,估计孩子自己收起来了。今年中考结束,近三个月的假期,孩子也没拉几次琴。昨天晚上问他:“孩子,有时间是不是每天可以拉会儿琴啊。”没有回音。
回想在他学琴路上的点点滴滴,是什么让他对练琴不太感兴趣了呢?最初学琴,是他自己选择的,试听的一节课,小家伙坐在我腿上一动不动,非常专注地看老师给一个10岁的大哥哥讲课。课后老师还表扬他很专心,再问他学小提琴很苦,要学吗?小家伙点点头。
刚开始的一年多还算顺利,小家伙进步很快。第二年,他说老师讲得快,难度也增加了,不想继续学了。之前曾经参加的好多兴趣班都半途而废了,练琴这事我不同意放弃,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爸爸妥协,也同意让他练下去。为此和老师沟通,减慢讲课速度,课堂上也更多地表扬他,调整了一年多,孩子坚持下来了。后来老师建议他考级,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随着考试级别的增长,孩子学琴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考级结束后,他几乎没怎么摸过琴。后来上初三,课程多、时间紧,对于拉琴我们也没有要求。没想到,这一年过去,孩子竟然对拉琴没有多大兴趣了。思来想去,我想是因为没有帮助他把兴趣转变成爱好吧。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拉琴是精神需要,他觉得好玩喜欢,就去拉了。而爱好是对一个事物认识深刻,情感炽烈,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加,时间长了成为生活的习惯。孩子练琴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没有帮助他养成天天练的习惯,更没有调动他的内动力,他对小提琴还没建立起很深的情感,自然慢慢对拉琴失去兴趣。
对于心理学,我现在也只是处于感兴趣的阶段。鉴于孩子的经历,我想给自己敲个警钟:想把兴趣变成爱好,必须依靠自己的意志力不断坚持学习,打好基础,多跟老师们交流沟通,用心写好每天的日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坚持下去自然会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也是兴趣转变成爱好的关键吧。
看看三年前的日记,那段“累并快乐着”的日子又回到脑海中,仿佛那段日子还是昨天。我文字驾驭能力不行,记得李老师对我初级研修的要求就是“坚持”。
三年多过去了,我仍走在学习并运用心理学的道路上,我想我是做到了“坚持”。
要说爱好,除了心理学之外,那就是做手工了。我的微博名字就叫“喜欢做手工的妈妈”,学习心理学之后,微博密码都忘记了,无法再登录,这个爱好被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虽然埋得挺深,但做手工的爱好依然存在。时机合适,这股巨大的能量还是会迸发出来。
如何把兴趣变为爱好?相信您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