釆石矶随想录……
江前进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
采石矶是万里长江的结穴处,“碧水东流至此回”,而三台阁则耸立在翠螺山顶,是整个采石矶的最高点,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它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光禄少卿曹履吉捐资兴建,后毁于兵燹 ,20世纪末得以重建。
建成后的三台阁,高五层,约30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顶,气雄势伟。
建阁的目的?笔者画蛇添足道:一是供登高者览胜,兼发思古之幽情,让“独怆然而涕下”多个承载处;二是阅江防敌渡,使明朝开平王常遇春的“大脚印”就此成为绝迹;三是供奉文昌帝君,令莘莘学子以“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为基本诉求的鸿鹄之志哉,有所凭寄。
2020年12月中旬的某日,我慕名前往采石矶风景名胜区。时,下午;天气,阴晴不定;战疫情,仍不敢懈怠。于是,游人如织的场景就依稀在梦里。迎着凉风,我漫步于青青竹林弯弯山路间,仅听见自己的足音响起;而去峰顶三台阁时,晃晃悠悠循环往复的两排上下并行的缆车中,只坐有我一人。此情此景,包场吗?!唏嘘,独/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竟沛/悄然袭来……
景区立牌,“举贤不避亲”地赞美道:“登临三台阁,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睹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但依笔者之见,东西尚可得;南北吗?眼力就是极好,也属奢求啊!当然,这与笔者胸无大志格局狭小目光短浅也是息息相关的……
君不见,唐 · 王勃的滕王阁所在是“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宋·范仲淹的岳阳楼处所则“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三台阁吗,自是不遑多让啊!呵呵……
负手伫立三台阁上,凡夫俗子的我伪/故作深沉地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东施效颦般地叹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风过采石矶时,我心中奔腾而来的却是“一人一战”。在此,那仿佛是永远绕不过去的湍急漩涡,深不可测且绵绵不绝……
一人,诗仙李白。一战,宋金采石之战。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曾多次来采石矶登临吟诵,更留下“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翩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之美好传说/奇。后世的马鞍山能为“中国诗歌之城”,李白厥功甚伟。若说他一人就是一城,我以为不为过!
采石之战发生在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是南宋军民于采石阻遏金军渡江南侵的防御战。
经笔者考证认定,此战主角之一金主完颜亮,当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心灵鸡汤的践行第一人。据说,他读罢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诗句,遂起“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志,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杀奔远方。
这场杀戮旅行,嘎然而止在采石矶。南宋文臣虞允文率军以少胜多,使野心勃勃的金军未能如愿,望“矶”兴叹。而折戟沉沙的完颜亮最终梦断瓜洲渡,魂回故里中都(北京),“诗和远方”就此夭折。
采石之战,也成就了一个书生的战争奇迹,让南宋续命再活了100多年。后人敬赞虞允文曰:“莫笑书生带吴钩,烽火狼烟几时休?黄龙旗卷西风烈,中军掷笔亦诛雠。”
那日,三台阁飞檐翘角下,悬空而挂的风铃无风自动。哦,那是笔者心动了!那么,于这心动之时,且看采石矶、翠螺山、三台阁层层递进;而拔高而起交相辉映且惊心动魄的则是,诗仙李白的诗情画意、宋金采石之战的金戈铁马之声、而今的人间烟火气……
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