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西西的仙人
缺乏耐心和时间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第三部分。
一、自媒体的崛起,独立写作的机会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写作是少数人的游戏,他们被捧上神坛,代表着整个社会的舆论和声音,像是贫穷年代稀有的扩音大喇叭。
互联网之后,口语化兴起,文学创作走下神坛,网文由兴起而泛滥,几乎人人可以写作,人人都有表达的机会。一个个大V逐渐淡化,演变成小圈子的意见领袖,去中心化的同时新媒体开始兴起。
时至今日,鬼脚七、魏武挥等自媒体与中心化的媒体齐头并进,甚至许多的自媒体做到百万级乃至千万级的粉丝,而且是定位精确的粉丝,其传播效果甚至优于传统的泛媒体。
互联网的出现刷新了原有的出版、传媒格局,冲击着一切传统行业,固守陈规的玩家被淘汰。还是那些行业,只是玩法已经变了,商业的格局也突破了原有的想象。
对于一切有志于独立写作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通过基于兴趣的社交网站,使得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绕过出版社,直接与目标受众对接,互联网之下的长尾也不再是一块鸡肋,小众、垂直的领域也可以做到极致做到小而美,1000个铁杆粉丝就可以养活一个自媒体人。
问题也许只在于它太过于美妙,写作的门槛过低,导致竞争激烈。但是随着知乎、微信公众号新一轮的清洗活动,优质的原创内容无疑更加受到保护,而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也意味着内容创业的时代已经到来。
借用《双城记》中一句被用得烂俗的话来总结:对于一切有志于独立写作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许同时是最坏的时代,但它终归是可爱的时代。
二、书与千锺粟
互联网之前,一个作家的变现方式往往仅限于出版,以字数的多寡来衡量文章的价值支付稿酬版费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字数可以量化,但是文字承载的内容是及其感性的,感性的东西往往不是可以简简单单量化的。
互联网之后,作家有了更多的变现方式,比如一个热门的IP可以进行诸如动漫、电视剧、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改编,而动漫、电影又可以衍生周边产品。算得上是一个很不错的变迁。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千钟粟”。
在我的理解里,书代表着情怀、理想,是一种不妥协的、不可侵犯的理念;千钟粟象征着食物、生存的资本,是一种可以保证有书可读,保护情怀和理想不受现实凌辱和践踏的东西。
而吴晓波、罗振宇、郭敬明等文人,则完美地践行了这句话,通过商业写作乃至商业化的运作,做到了情怀和现实两手抓。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往往在生活上穷困潦倒,在仕途上命途多舛,奠定了中国文人近两千年的悲剧主义基调,却终于在21世纪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到了逆袭。
三、通过写作赚钱的10种姿势
接下来就盘点一下,现在的文字创业者,都有哪些变现的方式。
1、出版
这个其实还是传统稿费、版税的变现方式延续过来的,是最基础的变现方式。
现在的版税应该在10%±2%左右,新人作家多为8%。
假如一本书定价20元,那么一本书税前收益约1.6~2.4元,一万册就是1.6万~2.4万元。
限制因素在于,你的书能够卖到什么样的级别,能有多大的销量。
2、自出版
现在很多做内容的网站都提供自出版的业务,其实算不上正规的出版,但是国家好像也没有立法禁止或者允许,全靠网站的严格把关。
最初知道自出版因为豆瓣,发现可以直接投稿集合成书,其实更像是一种小册子,豆瓣有一个定价机制,销售收入与作者分成。
后来发现原来百度也有类似的自出版机制,知乎上有一些大神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出版了自己的书。
自出版的定价往往开始很低甚至免费,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时间之后,价格可以上调,我关注的一些书已经从3元涨到30多,随着市场的关注热点而水涨船高。
对于新人来说,由于能力和影响力的原因,要出版一本书可能还比较困难。出版社考虑到销量和文章水准,可能会拒绝,但是自出版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方式,可以满足你出书的梦想,出版的愿望获得实现的满足感远远大于销售获得的金钱带来的乐趣。
3、打赏
简书、微信公号都有打赏的功能,读者觉得一篇文章好可以随意打赏,不拘多少都是心意。
看到好几个喜欢的作家、大神专门撰文说,打赏不要太多,意思意思就行,几百几千没必要。
这种感觉,就好像马云说创立阿里巴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但是不管怎么说,读者为内容主动付费的年代已经来临,所以,欢呼吧骚年,努力吧骚年...
4、热门IP改编和衍生
这种方式可能更多局限于虚构写作,比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改编成连续剧和电影,获得的票房也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新人,或者普通的作品,可能其中的价值还不是很大。
5、创建收费社群
当你在一个领域不断学习和成长,持之以恒到一定时间之后,就可能成为大神级别的人物,最起码在某些人眼中你是大神。
这个时候,你就是高价值的那一端,就可以创建收费社群,把粉丝招入其中,定期或者不定期分享你的干货。
因为免费的分享的干货毕竟只是一个基础的框架,对于一些有更严格的需求的人而言,追求更加稀缺的干货就是新的价值点。
我个人也加入了一些收费QQ群、微信群,从几块钱到几十块乃至几百块不等,目前最贵的是188,但是据说有的微群甚至需要过千元才能进。
加群的好处在于可以学习更加稀缺的、前沿的知识,获取更加珍贵的信息,再者可以对接资源。基于兴趣和专业的社群,社交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比如在群里看到,某大神要在某个城市开设一场讲座,那么可能正好群里的某君可以提供场地,最后很有可能就是大神让某君免费参加自己的讲座来换取场地,所以有人说社群甚至可以做到闭环,所有的交易都可以在一个社群里完成。
相信我,加入一些写手群、新媒体群之后,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人问你接不接软文。
6、开设讲座、线下沙龙
这个也算不得新奇,传统的出版也有这个,一个专家出来开个讲座薅点羊毛。
其实更重要的可能是来听讲座的都是有资源的人,都是冲着对接资源去的。
所以一般人也就弄个网络培训班,开个公开课就算个中翘楚了。
7、创办培训班、企业内部培训
加入社群你会经常看到群里有人分享培训班的链接,都是一些声名远播江湖的大神,在腾讯公开课、米课、YY、微信群开设课程,通过收取培训费来变现。
你可能想象不到,有这样的写作训练群,群主给群里的人设定每天写1000字的目标,没有达成目标的自动发20元红包给群友。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甚至有点幼稚的方式,有人乐于加入,有人做得风生水起,也说明创办网络培训班的确可行。
与自己开设培训班相对,一些企业也可能会请大神到企业内部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比如新媒体,很多传统行业转型做新媒体,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运营,有些公司的老板就会请大神给他的员工做培训。
8、企业咨询
这种就真的属于专家,不掺和一点的水分。
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在IBM、微软、苹果之类的国际大公司担当顾问,那么咨询费就不是以万计,而是百万级的单位。
9、孵化
免费给一些有潜力的新人提供学习成长的环境,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免费的辅导。
请注意是免费。
傻了吧。
我一开始也没搞懂,其实就是360玩剩下的那一套,免费模式之下的交叉补贴,羊毛出在猪身上却由狗买单了。
通过做孵化,可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在业内抬高自己的身价。再者这就好比风投,在刘强东创业时,东东只要求200万刀,徐新给了1000万刀,最后京东上市投资回报率达到150多倍,账面赚了100多亿RMB。想象一下,免费掏出1000万刀,做到这种级别之后,回报会是怎样的程度。
这个也是社群听大神自己透露出来的,其实透不透露无所谓,因为一般人鲜有做到这种级别的。
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找一个好蛋投资,因为不知道哪一天这只蛋就变成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10、做微商
对的,你没看错,做微商,卖产品。
先不要打我,说个名字你就秒懂了。
吴晓波。
没懂也没关系,待小生一一道来
这种逼真不适合我来装,不容易,好歹点个赞再走...
吴晓波很多人应该都熟悉,中国财经写作第一人,其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风度翩翩,让人想到落花人独立,公子世无双,额,好像不对...
反正就是吴老师在财经写作这块土地上用一个大锄头一直挖一直挖,最后锄头都挖钝了,终于挖到一个金矿,然后就发了,99年就买了一个岛,一个岛...
估计那时候很多人都只买得起一个鸟。。。
总之,吴老师受到万千小朋友的爱戴,成为吴老师忠实的粉丝,仙人也不能免俗。这个时候,吴老师在千岛湖种下千棵杨梅树,精挑细选出受孕了日月精华的一部分,历经九九八十一道工序酿成了吴酒。
然后,你懂的,粉丝们都抢着买...
是不是和某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朋友圈天天刷屏透支自己的好感度,最后被朋友忍无可忍拉黑了...
不刷屏,只干货,真心实意帮你解决问题,用才华和美貌征服你,赢得你好感度蹭蹭蹭往上升,把你纳入后宫,最后随随便便卖个产品,都是一呼百应。
专注推销自己的良好形象,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最后不销而销,这才是微商的最高境界。
当你足够牛逼,成为一杆粉丝心目中那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随俗便便卖个产品都是脱销的。
不信的话,再看看罗振宇卖书,还要再举例子吗。
鸡汤就到这里,想知道如何做到这种程度,就继续关注仙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