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被教育说上课要记笔记,通常是老师讲“这句记下来”,“书上重点划划”,大多是被动记笔记,结果笔记和教科书成了配套资料,跟阅读乐趣关系不大了,其实以种成见。想想为什么读书的时候知识能记得清晰?这和记笔记可是有很大关系的,可惜毕业后再翻找笔记的人很少。
自己开始系统的写读书笔记,还是当年做研究的时候。导师第一次开会就说,每天写满3页logbook。记上时间,论文主要内容,自己的思路,写论文的时候就容易整理查数据了。当你开始主动写笔记,你会发现读书看论文思路更清晰,写下来可能不如直接拍个图,存个电子文档快,但的确记忆深刻,日后查找也方便。
习惯写笔记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模式。对于不常写读书笔记的人,推荐看看“笔记本专家”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面以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构成的阅读过程框架为基础,分五章教你如何读书做笔记。把阅读融入生活,用笔记管理时间,想不高效都很难。
看了里面介绍的一元化笔记本技巧,和当年导师的说法如出一辙。也是我多年用惯了的笔记法,这回知道为什么我可以一天看完一本书了吧。
这里告诉大家秘诀——记笔记的五个要点:
1.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很多人一提到记笔记,先想到要啥格式的?其实,用笔写就是记。没有固定的要求,喜欢摘抄句子的可以,灵感迸发,随手画上几笔,没问题。不一定要完全围绕阅读本身,有感而发的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所以不用担心写的笔记杂,所有记录的内容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要写上就好。”
2.按时间顺序书写
记笔记还是有顺序的,就是按时间,不按范畴分类,免得分散注意力,要连续的写,跳跃式的记录才是混乱的根源。
3.附上日期
笔记要加上日期,这样便于日后查找,这也是当年我导师跟我反复强调过的,“你现在做什么,你会记得很清楚。那一年以后呢?再回头找,就只能靠日期了。”检索里面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按时间查找。所以不论写了什么,先打个时间戳,总没错。
4.灵活运用速记或者略记
这个做法是为了不打断思路,现在有高科技手段,有朋友习惯手机直接语音录入,简洁省事。跟速记略记是一个道理。
5.可以粘贴
有剪报习惯的朋友可能比较能体会粘贴的妙处,这里就是把相关的能收集的材料汇总在笔记里。不一定非要用粘贴的形式,写索引号,或者注明要找的图在哪里都可以。当年做实验通常会把结果打印出来附在笔记上,有图有数据,果断时间再翻,比电脑里面翻文件夹要快很多。
掌握方法后,是不是有点儿跃跃欲试了?从哪本书开始呢?奥野宣之告诉你列个购书清单,再入手,高效又靠谱。大家都有逛超市最后买了一堆促销商品,而忘了原本要买啥的经历吧(当然手持购物清单的精明主妇除外)。买书也是一样,要有个选书的过程,再入手,不能盯着畅销书随手翻。建议把需要阅读的业务书,个人偏好的文学书等等按分类列出来,然后上网关键词搜索,一定是一片大片的结果,这时候要注意筛选了,看内容简介之外,还要多看看相关的书评推荐,要知道现在的书名可是水分很大的。然后记下感兴趣的,形成你的购书清单,再到实体店逛逛,买书就有目的多了。日积月累,对于自己究竟想看什么书也就有了清楚的认识。
记笔记的初级目的是方便日后查找资料,而终极目的就是“活用”。会记笔记了,还要有重读的习惯。孔子说:“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重读笔记,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不同时间读相同文字的感受会不同,很多记笔记时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重读时再想想,会有新的收获。
本书里面还有很多增加阅读体验的技巧,对读书没感觉的亲们,不妨试试看。
最后还贴心的给出了记笔记实用文具,不知道如何动笔的不如先从入手文具开始吧,一堆漂亮的文具摆在面前,还有理由不动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