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贵叫吓吓,坐标广州,大四毕业生,写帖子的时候正值春招,我的同学正在忙着找工作。看我文章的应该是师弟师妹了,告诉你这通篇是师兄的血泪史,想看干货的各位散了吧~
大学四年:
大一睡懒觉睡了一年,逃课、挂科。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稀里糊涂就被“舍推”的师兄师姐“忽悠”,贷款报了一个收费5980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校外培训班”。每个周末都几乎全天上课,风雨无阻。一年时间的相处,见识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真验证了那句话 “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努力”。
大二努力学习,班级排名第三,进了技术社团,拿了两个奖学金。暑假作为划水摸鱼兼充人头成员,怀着公费旅游的心,坐了10个小时高铁到山东参加了一个全国比赛。我一个上台就腿软的人,在比赛的前一晚被带队老师临时指派做主讲人,拿了二等奖。不是勇敢,是责任在身不得不上,当然还有一点点想要突破自己的心。
大三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在当地有几个眼镜店的老板,做了一个月兼职店员,跟店长打配合两个人把当月业绩提高了将近一倍。
老板觉得我门店管理能力可以了,调我做门店活动策划,从制定方案、商务合作、落地执行、到活动后总结,整个流程全部负责,老板做总体把控。做了三个月没有自己满意的结果,不灰心,只是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
当时还不认识某撇私塾、某石、某节课这些机构,自己通过看文章、知乎、得到,东拼西凑建立起对运营的模糊认知。
去年十月份,开始跟这位老板做线上商城,入职那天布置办公室,我是2号员工,老板是1号。一切“从零开始”,注册公众号、建立商城,没有人指导,摸着石头过河。
四个月时间,经历了一家公司从0到1,从0营业额到搭了一波顺风车月营业额20万,再到风过后回到最初状态。
商城我一个人管理,深刻体会了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意味着什么——风过后猪掉下来还是猪,只不过养膘了一点(好吧我就是那只猪hhh
猪在想什么
暂时收了做大事的心(当然大事还是要做的,不然我还折腾啥,一心考公务员他不香吗),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基础能力框架,光会做梦是赚不到大钱的,还会浪费了最好的光阴(道理都懂,经历了才明白)
基础能力不过关,你就会发现空有一堆好想法,想实现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结果相去甚远。同样一篇推文,为什么人家能涨粉你却蹭蹭蹭地掉粉,同样一场活动,为什么人家门庭若市你却在拍苍蝇。这个社会浅层的利润已经让人挖光了,喝粥水都得有点真本事~
所以我收心了,用在校挣的钱报了个班,踏踏实实打磨自己的基础能力,营销理论、用户调研、产品设计、内容营销、文案写作、策划推广等等。经常看到一些3、5、10年经验的大佬分享经验,我正处在这3、5、10年的开端,最真实的取经路上的感悟分享给你。
有人问我,“你后悔吗?”,我说我不后悔!(废话,可以重新来过的话,谁不后悔)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比我更有机会,因为你们就在重新来过的节点上,多去挑战自己以为不可能的事情,你会发现那些高大上很多是包装出来的,你费点力气也可以做到。坚持做这些“不可能”的事情,一年后你会发现自己也很牛,还会发现自己也不是很牛(你品,你细品~)
最后
罗里吧嗦讲了一堆,还有很多话想要跟处在迷茫期的年轻人聊一聊,迷茫不可怕,因为它会陪伴你一生,没有见识才是最可怕的。在校多跟学长学姐聊一聊,年级越高的越好,他们经历了大学的几乎所有,能看得清这段路的终点,有他们给你指路,你的大学会顺很多。
这个号是新开的,一边练习一边输出,暂时还没想好输出方向是什么,就先随便地跟大家唠唠,比如大学应该怎么做兼职、该不该逃课、参加社团活动等等,有时间了再码码字,今天还要上培训课,先撤了~
你们有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问我,或者偏隐私也可以私信我,太隐私就不要问我了,守秘密不好受(手动狗头)
利器推荐
得到:用了三年多,几乎天天听,碎片化获取各种知识灵感
知乎:回答质量高,能高效解决非常多的疑惑
沙漏:番茄工作法,用25~30分钟的沙漏计时(静音),个人不喜欢番茄钟(吵)
某撇私塾
在知乎对比某节课和某石的过程中看到某撇私塾,进官网试听了新媒体自习室,工具和风格比较符合我的n性,不好说哪个更好,选合心意的吧
学习目标
两个月从某撇私塾毕业,两个半月拿到心仪offer
每天坚持四个小时以上的新媒体课程学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