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内圣3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从《大学》获得穷究事物的原理之后,过去的言论和行为都可以用作个人开眼界充实知识的资料,日常处理的事项问题,也可深化个人的阅历和见识。
君子的心在遇到具体的事情时,就已经能够区分出公私;在联系道理的时候又足够精辟地研究其得失。那么对于好的应当去做,不好的坏毛病应去掉,早已形象鲜明地认识到了。而那些小人呢,却不能有实在的见识,去做他们知道该做的事。于是做一件好事,唯恐别人不知道是自己干的,因此做的时候犹豫不决。改正一个不好的毛病,侥幸别人看不到,改正起来很不得力。自己一个人独处的,虚假的情意自然会产生,这就是欺骗啊!而君子呢,唯恐做一件好事不彻底,会产生堕落的行为;一个坏毛病不改正,就会像涓涓的流水一样永不停止。
在暗室之中然不动邪念如同面对天神,主心骨坚硬如同金石。在仅有自己一人知道的地方,一定要慎之又慎。这就是圣人遵守的准则,也是后世贤良的人所切实研究的问题。
自身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道理,只有四句话:“勤于政事,节俭治家,言语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 这些终身适用且受益无穷,话不在多少,也不在于多么深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