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遇到许多避世的隐者,这些隐士嘲笑孔子一心济世,都归于徒然。其中一个名为晨门的隐志称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的弟子子路为老师辩护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早期道家与隐者
这些人者是“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又是因为世界败坏、无可救药的失败主义者。按《论语·微子》篇第六节所载,其中有一个隐者对孔子的门徒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意思是:天下像滔滔洪水泛滥那样,有谁能改变它呢?)这些人远离世俗,遁迹山林,早期道家大概便是从他们中间产生的。
但是,一般隐者既“远离世俗”“欲洁其身”,也就不再介意社会对他们的评论,不去为自己做什么辩护。早期道家则在遁世之后还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说出一套道理,杨朱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杨朱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但大致可以知道他生活于墨子和孟子的年代之间,因为在《墨子》一书中未曾提到过杨朱,而在《孟子》书中,杨朱已经是一位著名人物,像墨子一样。《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说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在道家著作《列子》一书中,有一章《杨朱》篇,历来认为其中反映了杨朱的哲学,但当代学者多半认为《列子》是伪书,《列子》书中杨朱的思想与更早的著作记载的杨朱思想往往不一致,它的论点主要是一种极端享乐主义。(因此,佛克教授关于杨朱的著作命名为《杨朱的乐园》。)而在更早的著作中,我们未曾见到任何地方称杨朱是享乐主义者。不幸的是,我们只能从其他著述中辑录杨朱的思想言论,却无法把它们贯穿成篇。
杨朱的基本思想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26节说:“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中《审分览·不二》篇说:“杨生贵己。”公元前三世纪的另一部书《韩非子》中《显学》篇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之士也。”公元前二世纪《淮南子·汜论训》篇中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
上面援引《吕氏春秋》,其中所说“杨生”,据当代学者的考证就是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应也是指杨朱和他的追随者,因为我们不知道,当时除杨朱一派外,还有什么人持这样的主张。把这些资料放在一起,可以看出,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人人为己”,其二是“轻物重生”。这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正好相反。
《韩非子》书中说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和《孟子》书中说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两者含义还有所不同,或者正是杨朱“人人为自己”的思想,而前者则是杨朱“轻物重生”的思想,但两者和杨朱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它们是同一个理论的两个方面。
杨朱思想举例
从道家文献资料中,可以找出杨朱上述两方面思想的实例。《庄子》第一章里有一个故事,据说传说中的圣王尧,想把王位传给一位名叫许由的隐士。许由拒不接受,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冶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尧愿把天下白白赠送给许由,许由也不要;当然,如果要许由把小腿上的一根毛来换天下,他更不情愿。这正是韩非子笔下的杨朱的形象。
《列子》书中以杨朱为题的一篇,还有另一个故事,其中说:“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知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知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这是杨朱思想中另一方面的一个例证。
在《列子·杨朱》篇中,还记叙了据说是杨朱的话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们无法断定这话是否确实出自杨朱,但它很好的总结了上述理论的两方面和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学。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从《老子》一书和《庄子》中的若干章,以及《吕氏春秋》中,都可以看到对杨朱思想的评论反思。在《吕氏春秋》书中有一篇《孟春纪·重己》,其中说:“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这段话解释了人何以应当轻物重生。失去一个帝国,还有机会可以复得,但人若死去,就不可能复活。
在《老子》书中也有这个思想,例如《道德经》第13章中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行事为人看成比得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胜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又如《道德经》第44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些都是轻物重生思想的表现。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