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先引用最近看到的两个故事。
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院里请来了一位国内著名的软件公司负责人到学校里演讲,他就讲到了一件我当时觉得很厉害的事情。他说,他们公司的软件在服务器上线后,有个内存泄露问题,但泄露速度非常缓慢,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能泄露完一次内存,到时候服务器就会重启。如果那个时候你恰好正在玩他们的游戏,就会出现“服务器不在线的状态”,过一会儿服务器重启完就好了。这个问题也不是解决不了,只不过需要很大的人力去排查代码,成本非常高。后来他们的技术骨干想了一个办法,说是每隔六天的凌晨,在这个时间点上,就主动重启一次服务器,这样既不影响业务(一般凌晨还在线的用户比较少),又可以给公司节省一笔排查代码的费用。当时大家就非常感慨,这么一目了然简单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自己没想到,大神就是大神。很快地,我毕业进了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在业界已经基本没了竞争对手,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工作了一些时间,我才意识到在大学里听到的那个故事的毒性有多大,到底是多么懒惰的人,才会想出来这样的办法,也只有低级的作坊,才会干出这么缺德的事情。引自:《弹性生长》第3章『想摆脱低端内卷,唯有提升产品力』作者九边
这个名字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查了维基百科和美国宇航局的网站,都明确写着"金星没有卫星"。ZOOZVE 这个词,甚至在搜索引擎也搜不到,只有零星的捷克语结果。我还问了一位天文学家朋友,她确定地告诉我:"金星肯定没有卫星"。难道是出版社的错误?但是,出版社也没有理由,故意为金星添加一颗卫星啊。我联系到了绘制这张海报的那位英国画家。他告诉我,这不是他编造的,而是来源于一份资料,但他现在找不到这份资料了。我相信他没有撒谎,那么 ZOOZVE 到底从何而来呢?这时,那位天文学家朋友又联系我了,说她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原来,那颗卫星的真正名字不是 ZOOZVE,而是2002VE,插画家可能不慎将名字看错了。它是金星附近的一颗小天体,在2002年被发现和编号。新的问题来了,既然它在金星轨道上被发现,为什么不能算作金星的卫星呢?我联系了它的发现者:亚利桑那州天文台的一位研究员。他发现过许许多多小行星,早就不记得20年前发现的这颗小行星了。他告诉我,2002VE 其实围绕太阳运转,经过金星轨道时,受引力影响,也会围绕金星运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也许几千年后)就会脱离金星,继续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引自: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289 期):宽容从何而来「文摘」 阮一峰
对比一下这两个故事里对待疑问的处理方式吧。第一个看似厉害,其实是小聪明。第二个看似是较真儿,实则大智慧。
看第二个故事时除了作者本人对问题答案执着追求让敬佩,还有另外我意外的两点:一是画家的回复,身为一个画家对于作画内容还去考证资料,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或者是什么驱动的?二是那位天文学家朋友的回复。如果一个朋友咨询了你一个在你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你会花多少精力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