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电影(一)

    我是个电影的杂食者。

    家附近是省电影发行公司,在那个一切都是国家计划的年代里,每个影院要上映的电影胶片全都要在发行公司统一发放出去。也正因此,我总能在发行公司第一时间看到上映的电影。

    初中某天放学后,发行公司门口的售票处贴出了一张兔八哥与迈克乔丹的海报——《Space Jam》,这成了我一个人享受电影开端。兔八哥的动画形象与乔丹的互动那么真实,乔丹的灌篮亦如此热血,在那个一直追逐动漫的年代里,我感知到了电影魅力。


    如今,我唯一的一双Nike AJ,就是电影里的1代兔八哥。

    90年代,无数的外语片涌入中国,当年的院线资源有限,伴随着VCD取代录影带的那波浪潮,我沉迷于无数的科幻电影之中,那些年的主流影视文化,是无数变异生命与外星文明侵略地球,地球的英雄们用凡人肉体去捍卫家园的热血桥段,虽然至今亦无太大变化,可那些影视镜头里呈现的,如同地表岩层一样,裹挟着时代的污染越积越厚。

    千禧年的到来,也正迎来了我情感发育正要完成最终的闭环,电影也从纯粹的科幻片转向了文艺片,那些年的电影孝是岩井俊二和无数的文艺片,我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看到回顾着懵懂爱情里的伤,在《情书》里看到过往的遗憾,在《花与爱丽丝》中渴望着友情的温暖,从《燕尾蝶》里看透社会的残忍与自我的坚强。
    那些年,是岩井俊二加村上春树的年代,我的情感闭环终在那些失而不得的桥段里度过,我越发的渴望一段跳出那样情感,回归到现实里,和身旁父母一样的简单的爱情生活。

    科幻片未断,文艺片亦在,后面的我,不停的看爱情片,从电影的情感里去弥补自我情绪上的缺失。

    《北京遇上西亚图2 不二情书》、《失恋33天》
    国产爱情电影里,我最不能忘怀两部电影,那里深埋着我对爱情的向往。
    在《33天》里,张阿姨与黄小仙讲起了当年的故事,那是一个任何物件坏了,大家都愿意去修理的年代,大家坚信着的很多东西拥有就要爱惜,任何东西久了终有故障,而修理好接着使用,那是带着时光的印迹的选择。


    就像蔡康永曾说起他喜欢收集老的物件,就因为有过时光的痕迹,那些在留在上面的故事才有了意义。

    而《北西2 不二情书》,这系列的两电影虽然充斥着过于繁杂的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冲突,可我爱的,也只是里的一个配角——林唐秀懿
    唐奶奶很小就跟着林爷爷不远万里的跑来美国闯天下,在这里生了根,有了家,儿孙也都有作为,可唐奶奶却一直未曾得到一个正式的婚礼。而在拉斯维加斯的那场迟来的70年的婚礼上,林爷爷的每个字都如此打动人心。
    “愿意不愿意,这70年不也都过了吗?老太婆,你这一辈子不爱动,没事就坐在椅子上织毛衣,身体啊,没我那么好,你别怪我啊说话不好听,这八成啊,你要比我先走。如果想一想啊,那也挺好的,你看你吧,胆子又小,又笨,如果我先走的话,家里那一大堆事,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这都七老八十了还改不了,留你一个人在那哭,我更不放心了。老太婆啊,人死之前有病,有痛,确实啊招人烦,不过你放心,你再烦,我也不会嫌你,当然了,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一头,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如果你不愿意,你就找一个脾气比我好的,我也答应。那咱俩就说好了,墓碑上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我把我的名字刻在你的旁边,行吗?"


    这耄耋之年的告白次次让人泪泪下,也终因为这段70年的告白,唐奶奶在林爷爷过世后,将自己的姓氏前,加上了林,最终成了这部电影里美的名字,林唐秀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