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
芸芸众生的我们,每一个,渺小平凡。
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前后寒冬的黄土高原上,那是整个社会最平凡的角落,又是一个最容易发生不平凡故事的地方。那里有苦难与磨砺,有奋斗与觉醒,有善良与残忍,有爱与痛。
黄土地养育了西北汉子的粗犷与豪迈,同时也斌予了他们侠骨与柔情。在他们身上从来都找不到云端的飘逸,永远只有脚踏实地的坚定。即便在生活的最底层,即便一无所有,他们仍在为自己靠双手收获的那么丁点儿的幸福,痛并快乐着。少平少安一家的沉降起伏,几多辛酸几多无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对那片土地有着更为特殊的感情和理解,每次读这本书,都会暗自庆幸自己同样来自那片平凡的土地。路遥的文字,向来朴实,就像黄土地般的厚重,却很感人,类似于黄沙吹入眼中,无意去哭,但在合上书时早已泪眼朦胧。揉揉眼晴,却发现身边已是另一个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一个让人不尽如意的世界,也是一个信仰缺失的世界,人的生活常会被各种杂念牵绊而找不到方向。尤其是在这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岁数里,可谓少年心思当拿云,总是期待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于是尽情地肤浅狂妄张扬跋扈,但最终还是被世界慢慢地改变着。当满怀的愿望和理想被现实击碎,感觉自己的喜怒哀乐好像全世界都不曾理解。
少时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年轻的人们总会对自己的人生寄予太多的期许。年少的少平,伴随着饥饿与贫穷,为了馒头,为了学费,为了尊严,为了爱情,忍受着无穷尽的磨难,倔强地反抗命运,只因心里不甘,想活出自我。
佛教化人出世,儒教化人入世。和世界比起来,个人的力量太渺小,脆弱而微不足道;无论是少平和少安,还是晓霞和润叶,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人身上却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无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甜美执着的爱情,都见证着他们的善与美。少平与红梅美好而寒酸的懵懂初恋,与晓霞那若即若离的爱情悲剧,少安与润叶类似兄妹的爱恋……错综复杂的人情,真实而又无奈的人生,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实自然,可亲可信。到最后,我们也许不能明白为什么爱要被斌予那么多的责任与意义,但确定的是,他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情。
《平凡的世界》之后,很少再能看到关于煤矿工人生活境况的小说。他们在一度的笑语喧晔之后又重新隐入黑暗、潮湿的地下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老病死变得那么寂寂无声。偶尔在报纸、网络媒体上看到他们,也只是与死亡名单、煤矿事故相连。人们不再会理解和认知一个省委领导的女儿与一个煤矿工人之间会有怎样的爱情,也完全没有了此类爱情发生与成长的土壤,抑或说,作家连想像的欲望都不再有,即便是作家能想到,这样的情节人们能否去接受?在这样的问号背后,是大众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同与否定。
然而,路遥通过少平的声音告诉我们:人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有不怕苦难,深刻的理解苦难,与苦难不懈抗争,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就像少平在写给妹妹兰香的信里所说的那样:“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强大!”这些质朴的文字读起来,总是让人热血沸腾,让人热泪盈眶,字里行间尽显作者血与泪的喜怒哀乐。
路遥,一个平凡的黄土地的儿子,虽然没有惊世オ情,但他不浮躁,不退缩,不抛弃,不放弃,甚至把生命和创作融为一体。整整六年,路遥在那个基本上与世隔绝的地方然烧着自己的生命。直到1988年5月25日,体力日见衰竭的他为《平凡的世界》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洋洋洒洒百万言,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那是一种平凡的声音,却荡气回肠。
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路遥唯一的这部长篇小说依然畅销,路遥笔下的那些现实的平凡依然动人心魄,路遥的精神依然在影响着平凡世界里新一代的青年。
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人也能有不平凡的思想,也能做不平凡的事情,也能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人身上一旦汇聚了最不平凡的气质,人生注定与众不同、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