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近期迭代的认知,不一定对,但是有它们的逻辑在里面。
碎片化知识
有人说,在国民时间固定的前提下,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也有人反驳,效率不等于效果,在完整性和逻辑性方面,体系化的知识还是更有价值。
说来说去,争议的重心都是在「知识」的组成形式上。
李笑来对此的观点:
知识是否可以碎片化,这显然是误解,也是概念不清晰造成的混乱。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不是别的什么。
一语中的,没有碎片化的知识。
仔细想想,任何知识,从内容角度上看,只要传递了准确、优质的信息,就是体系化的知识。
一篇几千字的好文章,不能因为只是在吃饭的时候顺便花十分钟看完,就给定义成了碎片化知识。
只有碎片化的时间。
看一本书,上一门课,本身就是分时分量去完成,不是一个新概念。只是现在把时间掰的更碎了,坐地铁、开车、等电梯、上厕所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碎片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其连贯性,不然碎片与碎片间隔久了,对你来说,知识就真的碎了。
刚需
第一次听到「刚需」这个词,应该是和房地产相关。
房价这么高,还供不应求,原因之一是房子成了大部分适婚人群的必要条件。
涨或不涨都要买,就是刚性需求。
经济学中关于需求有两个定律。
「需求第一定律」
无论何时何地,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的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刚需」受第一定律影响有多大,举个比买房更极端的例子,比如盐,价格再高,需求量都不会发生变化,人总得吃盐吧。
这就有了,「需求第二定律」:
人会寻找替代方案。
当盐的价格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一定会想办法寻找别的替代方式,最后生病也是一种替代方式,甚至死亡也是一种替代方式。
需求是有弹性的,价格越高,弹性越大,替代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所以从经济学角度看,不存在绝对的「刚需」。
做互联网产品,普遍也存在刚需成功论。
需求量大,稳定,并受其他因素干扰可能性小,能够切到这个市场,产品的成功率就高。
但是,离不开微信,不代表移动社交就是刚需;
流行骑摩拜,OFO ,不代表三公里出行就是刚需。
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现成贴着「刚需」标签的市场蛋糕放在那里,等着你去吃。而是在有需求量的市场中,你的产品能够带给用户一种共识,让用户离了产品后有强烈的不舒适感,从而造就出一种「刚需」的现象。
弄清楚这一点后,如果再以「刚需成功论」去判断产品的机会,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这个「刚需」可能只是别人家的。
习惯
习惯如果不是最好的仆人,它就是最坏的主人。
—爱迪生
坏习惯一定是最坏的主人
比如,有的人习惯说:“我说话比较直啊,别介意。”
在我看来这是最典型的“坏主人”。
第一,伤害人的同时还要占据道德高点。
第二,当事人并不觉得是问题,反倒乐在其中。
可能有的“坏主人”暂时可能不会带来麻烦,但是久而久之,搞不好你就被这些“坏主人们”同化成了一个“坏人”。
好习惯不一定是最好的仆人
有句话:
任何优势的取得都有点像借债。
借债是有利息的,一个好习惯的另一面可能也会存在类似利息的负担。
心思细腻的人,在人际关系上火候掌握的很好,办事也靠谱;但如果敏感过度,别人随便说一句话,就要琢磨半天,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精力消耗。
思路清晰的人,有明确的思维框架,任何事情都可以按套路分解的清清楚楚,但是框架用久了,容易形成思维惯性,以至于很难跳出框架看问题,无形中抑制了创新力的发展。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所以更应该有一种“借债”心态,去警惕“利息”带来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