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六
选自《第5张 不闪光的金子》
P120
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不是所有目标都能带来长久的快乐和幸福,不论你是否能实现它。那些能满足人类对关联感、胜任力与自主权这三种基本需求的目标才能带来我们想要的快乐与幸福。
“关联感”增强人际关系。当你追求的目标是建立或巩固人际关系以及回报社会时,你对关联感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你的人生中有类似的目标吗?
“胜任力”开发新技能。为了满足对胜任力的需求,你追求的目标应与个人成长、从经验中学习以及开发新技能有关。你正在追求的目标满足了这个需求吗?
“自主权”反映出热情之所在。追求符合兴趣爱好、个人天性及核心价值的目标能满足你对自主权的需求。你多数时间追求的目标符合这样的形容吗?你在做你想做的事吗?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追求受欢迎度、名誉、财富等关乎自我价值外在肯定的目标不仅不会使你快乐,还会干扰你对真正有益目标的追求,从而降低你的幸福感。如果你有类似的目标,现在便是弃暗投明的时候了。
「A1,激活经验」(必选)
梳理一下,你这一年追求的目标,满足人类的三种基本需求吗?写出你的目标,分别评估满足关联感、胜任力、自主权的程度。
如果需要调整,那么怎样调整可以满足你最看重的需求?
我的目标感并不是特别强烈,多数情况下属于随遇而安的人,有机会就抓住去做,没机会也没关系。但是,去年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到五年内写一本书的目标。
分析这个目标,第一关联感,好像没什么关系。
胜任力,因为要写书会关注我写作的能力。相关。
自主权,这点我思考了很久,是我的兴趣使然,还是追求名和利,可能更多的还是后者。
我考虑这个目标还是转化一下:建立互相激励提高写作能力的社群。
关联感,和更多人的产生链接,分享写作知识。
胜任力,提升写作能力。
自主权,奔着写作去的,更多的是兴趣吧。
拆页七
选自《第5张 不闪光的金子》
P113
反之,当自主权被剥夺时,学生的表现呈现出了相反的规律。那些曾经热爱学习、像我侄子那样有内在动力的学生,在感到备受管制的情形下会抛弃曾经热衷的事物。很不幸,内在动力是个脆弱的产物。一项对“奖励的作用”的早期研究说明了这点。这项研究试图解释奖励对儿童天生的玩耍动机所起到的影响。心理学家马克莱珀、大卫,格林和理查德·尼斯比特观察了一组3-5岁学前儿童玩耍的情况。他们想知道孩子们在自由玩耍时间里何时会在一堆玩具中选择拿起一套马克笔,以及能坚持画画多长时间。接下来他们向一部分孩子宣布用马克笔画画有可能让他们赢得“优秀小玩家”的奖励。结果不出所料,被提供奖励可能性的孩子们果然花了更长时间用马克笔画画。因此你可能觉得奖励是增强动力的好方法—这样想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真正有趣的事在几周后发生了。心理学家回访时发现,那些获奖的孩子在没有奖励的前提下对画画不再感兴趣了。他们对画画的内在动力被奖励破坏了—马克笔变成了得奖的工具。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被奖励控制了。而那些从未被奖励过的孩子依然如以往样想画便画,为画而画。他们的内在动力完好无损——玩马克笔依旧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为了避免使你觉得奖励一无是处、摧毁动力,请让我向你肯定奖励有时还是可以用的。意外的奖励以及不与表现相关的奖励都是有效的。因此学前班儿童们在得到惊喜奖励,或不论选择玩什么都得到奖励时,他们对马克笔的天生喜好不会受到损害。类似于“干得好!”的口头奖励也不会产生反作用。当然,奖励对于那些与内在动力无关的目标来说永远是有效的—比如需要完成一个无聊、冗长,根本没有乐趣和兴趣可言的任务时。
奖励不是唯一可以破坏内在动力的举动。威胁、监视、限期以及其他压力也都能做到,因为我们会感到受管制,不再能完全掌握局面。可惜,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充斥着类似的破坏力量,一口口吞噬着人们的投入感。让他人觉得有选择权,承认他人的内心经历都能挽回他们的自主感受—使他们觉得自己的行动自己做主,从而找回自主权。既然奖励、威胁、限期以及其他行动导致的后果都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学会如何制造“自主支持”的环境、保护内在的动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I,重述知识」(可选)
破坏内在动力的做法有哪些?为什么会破坏内在动力?
奖励、威胁、监视、限期以及其他压力都是破坏内在动力的做法。
这些做法都破坏了“自主权”这一人类三大需求中的一个,当人们感受到被管制、不能完全掌控局面的时候,内在动力就没有了。
「A1,激活经验」(必选)
安排任务、鼓励他人完成目标时,如何让人们有“自主”感受,保持内在动力,你做过的,或者见过他人做的有哪些?
如果没有A1的经验,你可以选择A2任务
我的儿子今年9岁,曾经我也认为奖励才是让他坚持的方法,但是发现有时候奖励是无效的,比如他练尤克里里。开始的时候纯属喜欢,自己练习的也好,后来兴趣班搞了连续练习30天会有奖励、60天也有奖励,我发现他练琴为了凑数,很敷衍,反而不如之前做的好了。
而书法这个枯燥的事情,我很少干涉,除了鼓励,没有做其他更多的事,现在虽然写的也不太好,但,每天的练习任务都能完成。我会让他自己选择练习时间、练习内容,这也是保护“自主权”的一种做法吧。
「A2,规划运用」
头脑风暴一下,选择一个任务,你如何做能保持被安排者的内在动力,享受自主感受
尤克里里打卡,考虑是不是不继续了。兴趣班的奖品本来也比较low,我会跟孩子沟通看他自己是否决定继续打卡。从今天开始,我打算换个做法让他自己找回动力。
1、自主选择练习内容
2、自主选择练习时间
3、自主决定要不要继续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