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女代嫁”的故事

古代的婚姻并不像现在这样自由,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尤其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唐朝时,冀州长史吉哲见儿子吉顼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就四处打听哪家有合适的女孩,后来听说南宫县丞崔敬家有女儿,就让人去向崔敬求亲。

崔敬对吉哲没有什么好感,一开始就断然拒绝,可吉哲却找到了崔敬的把柄,以此来威胁崔敬。崔敬迫于无奈,只得勉强答应了。于是崔敬只能给女儿做思想工作,最终总算是说服女儿同意了这门亲事,却一直不敢告诉自己的夫人。

到了出嫁的那一天,新郎吉顼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来到崔家。崔敬却没有一丝喜悦,崔敬夫人知道后更是一万个不愿意,抱着女儿大哭不休,并说:“我们崔家门第太低,配不上吉郎。”崔敬女儿原本是因父命难违才答应的,现在见到母亲不同意,立刻就反悔了,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好说歹说都不愿意出嫁。

其实,崔敬夫人所说的是反话,并不是说自己家的门第太低,而是在嘲讽对方的门第太低,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崔敬女儿临时忽然变卦不是反对这种包办的婚姻,也同样是嫌弃吉顼家的门第太低。

因为在唐朝时,男婚女嫁最看重的就是家世门第。当时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五个姓氏、七个世家大族最为尊贵,被称作“五姓七望”。崔敬家就是出自这“五姓七望”之中,而且唐朝时还流传这样一句话:“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所以,即便吉哲的官职比崔敬更高,可是在家世门第方面,崔家依然看不起吉家。

虽然如此,但此刻女儿若是执意不嫁,那么吉家必定会因此而颜面扫地,将来也一定会报复的。这可把崔敬给急坏了,迎亲的人都已经等了很久了,女儿却死活都不愿意出嫁,自己也不知应该如何收场。

正当崔敬手足无措的时候,他的小女儿挺身而出,对家人说道:“父亲有急难,做女儿的理应舍命相救,就算是做奴婢也在所不辞,还在乎什么门第高低。姊若不可,儿自当之。姐姐如果不愿意,那就让我来嫁吧!“崔敬一听大喜,没想到小女儿这么有担当、识大体。随后,小女儿穿上嫁衣,披上盖头,走上迎亲的马车,成为了吉顼的新娘。

崔敬的小女儿虽是迫于无奈嫁给了吉顼,但是也没有后悔,两人婚后十分幸福。而且吉顼这个人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后来在武则天时期,吉顼受到武则天的器重,被任命为宰相。“顼迁平章事,贤妻达节,谈者荣之”,崔女代姐出嫁的故事,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9,034评论 0 18
  • 每一次做事情的时候都期待把它做好。质量完美。事实上完美的它尚未出现,永远是下一个。不开启小的,没有大的。不迈出第一...
    oulan阅读 9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