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到知识的过程,学者、商人、政客们的稳定消息(人脉、渠道、信息源)比之一般人多出不少,我们常说的机会不平等,无论在教育还是在职场上,贫富便会自然影响信息的接受致使不平等,面对显而易见的信息不平等,媒介尚无能为力;谈到理智的处理过程,“反思”这种基本思维值得推荐(反思是斟酌彼此意见以及思考已有的思考,之后才会生成不确定感的怀疑,继续才可能聚合论证而成明显不满的批判,希望诸位能够看清值得斟酌的批判精神,上来便是批判易上火,广为传播的批判对吗,我的反思做出的回应定当是不合时宜的,无益于认识问题,在解决问题上更为糟糕了);最后到个人的行动问题,我用同环境发生习惯性互动说明知识到行为的过程,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以及时常被忽视的恰是各种环境的支持作用,散步离不开好的行步道,人的感受力乃至创造力在和环境互动中生成新意体验,切不要说“我想出去看看”仅仅是好奇地看看,乃是自我实现必不可少的视野要求,也许,实践部分说出了生活的存在,的确是审美的,也到达了自我实现的准备阶段。
我有责任简述我写就这篇文章的“我的这个行为”,便于让读者看到写作人内心的独白。大谈知识和思维的,总得回到历史和研究成果中去。实则发现,爆文里面凭着直观感受理解的情绪作用助推,反思之后会有批判的声音。本文是为一个反思后的批判,并非直观经验所得。
本文的写作便是从信息到个人智慧的传播学一般路径。由信息到知识,再到理智的分析,最终形成实践智慧的惯习。如何证明我阐发的,文末提出方案。
解构:
信息是通知的信息,这是某种问题的答案,因此它和数据和知识相关,数据代表的是参数的值,而知识则表示对真实事物或抽象概念的理解。
信息从不稳定高熵状态,转化为一个低熵的稳态是成为知识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想象,互联网是一个不稳定高热量(信息量),一个人要想获得持续有益的知识必须持续地发掘有益信息,转入关注阅读理解阶段才能完成知识转化的完整过程(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乔治·吉尔德的《知识与权力》一书给了这种观念明确含义)。媒介即信息(互联网即信息),强调作为作为导致(信息)转化的媒介(维基百科“信息”词条)。
这很好地给了我们了解我们身处的数字信息时代理解个人知识演进的必要条件。首先,身处非稳定世界,从非稳态的丰富性内容中求索:大体上,科学家、哲学家都不能给宇宙起源、人类意识、意义价值给予确定性,我们不必将信息置于重大争议科学议题的困惑中,但仍存在可能性的困惑。没有像诸如统计学、计量学、模型试验等不断规范精确的方法的学术精神,消解不确定性的思想困惑,但我们极可能失去了关于不确定性的探讨,就像一个人用习惯了几个APP和网页以及工具,便很少向往新大陆和新知识领域(即如http://www.3quarksdaily.com/3quarksdaily/ );听习惯了自己社交媒体圈以及影响你的社会网络上广为传播的音乐,若是没有对你所喜欢的音乐不确定性某种寻找,较少的可能性发现演奏大师Yanni的演奏作品了,假如你也和我一样喜欢听背景演奏乐和自由曲调的话。其次,提升不确定信息的自我知识转化效率,如何理智地分析和判断:我们会发现,交流会、智库、党派乃至社群都在提升交流效率而出现的组织形态,它们带有明显的共同体意识,或言之,为同一目的而聚集。但现在的杂多把这种共有目的带来了危机,无目的漫游状态,其实是喜好的固定点停靠,谁知道使用社交媒体为了何种目的,打发时间?世俗社会,商业精神催生了全面的消费主义,大众传媒下的子民充当着声音的传声器,真实地价值在乱哄哄大众媒体中没完没了地爆料、惊奇、欲望中很少到萌发的机会。中美将这种传声筒分别组织成了社会压抑和分歧放大器,扰动了社会正常的流动。假使你期待在这个基层自建的国内知识市场、传媒市场中获得方法和思维的训练,该是多大的寻找计划!我的确有着极大的书籍、期刊、年鉴报告、国外网站的阅览习惯,传统媒介和经典作品作为思维训练器最为合适,科普和人文著作应在当代广为传播,甚至置于核心学习手册。最后,常人知识系统令每个人心动,但我们官方教育给的从来只有课本。在可能的世界里定义价值便显得尤为重要,记忆里的知识架为行为和理智所参考并融通个人智慧:倘若你要准备好你未来子女的学习成长计划,我们立马想起我们脑海浮现、或各类渠道找来的,即便教育学工作者也不大可能掌握孩子健康管理、学习建议、心理咨询、生活设计等成长计划,那知识系统本身带着个人不可整全获得的悖论,意味着恪守人生格言、生存原则,要么是诸如单身汉是未婚的表述,要么是各自情感经历。知识力图赋予的人和事物存在的意义,尽管我们不太可能实现统一的行为和认知,但基本的智慧可以通过努力达成一致,如尊严和正义(法哲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暮年之作《刺猬的正义》,表述的便是这一共识)。
惯习: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场域、资本、惯习等概念,三者指明了社会背景、权力和知识、公众行为的实践社会学;惯习可理解为社会实践下的人对环境适应性行为;不同于习惯,惯习强调人的主动调试。
反思:
解构部分里面信息一概念表达了“信息”的非知识特征。的确,你能看到,我们把信息视为关于我们真实性的理解,便难以发现表象事实表述(信息如指南针的黑色一侧指向北,这一表象事实)的可求证性知识。不容忽视的事实,如果完全脱离学术(往往是顶层设计从本质到现象描述的自上而下运作)的思想,我们便脱离思考的历史性和抽象能力。
反思当下的一个充满故事性和简单规则的文章,叙述效果不强于少儿时期的道德(如何对待他人,伦理的要求是好好生活)教育手册,扣上鲁迅先生一贯唾弃的传统吃人的教化的帽子丝毫不抵文章引发的戕害。反思的典范是,在科学方法论的问题上,有一本《历史决定论的评论》便是被称为最重要的科学方法论著作之一,波普尔提出的真理不可归纳得到确切的准确,而证伪则可以否决假设,重点在于假设能否得到实验证明并不被历史否决,发展地来看,对于解除迷信和先入之见不失为洞见,这里并非怀疑一切,以发展和民生为导向的政策,应当具备理智的思考和教条的反思。中国企业史四十年(吴晓波书),描述的何尝不是市场体制破冰的历史。农村土地的农民使用权进行转包、租赁、转让或入股(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土地改革强调了农民的财产权。
反思,还需要求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清醒。国内的自由至上的右翼势力,在一些资本家和国外势力的支持下,其目的便不纯洁。国内的社会舆论并非必然形成专制、压抑,不因我们在过去失败便自我受限,也不仅是西方媒体大肆渲染的威权专制封锁下的愚民政策,在这片华夏之地我们享受了巨大的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和民众生活的机会是为首要,而且改革开放以来自下而上的改革方案、从地方到中央的行动也没有收到绝对打压,反而取得优异的行动力。青年总是国家发展改革后备军,规范法制、正义价值观、透明党治理国家、基层共建等等,利于大格局的大手笔并非不可能,只是在建设时储备社会知识舆论的基调,好社会好政府值得探索,也值得对当下的反思。
注释: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观的辩证逻辑的假设是:无产阶级在资本家的不断压缩的利润(这里的假设存在不合当代强大政府作用下的资本主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待后续整理发文)必然普遍贫困的事实。历史地来看,资本主义(以私有产权为特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真正发育出占半数的中产阶级)在某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瑞士等)已在民主社会中酝酿出惠及社会底层的完善和自我修复的福利社会,和辩证逻辑的经济学假设有某些不符(卡尔·波普尔在五十年前已讨论过,皮凯蒂的著作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远非系统性危机),更多描述在我《青年,知识、国家》一文。这里,我只是强调西方哲学有着逻辑论证的工具性,这样的反思具备多元方法上的考虑。
实践:
我们的价值需要重建,我们的知识可以做出基本的假设:好的生活需要独立的自我,自我在寻求各类满足(社会现象)的感受(心理体验),在好好生活的视野下,感受先于需求。如处在江南园林之中的感受,一同假山、花木、漏窗、匾文诗句、曲水流觞景象、登高望远等社会现象的联动,人类的感受性何等重要,甚至在人类与动物的进化、遗传而言都是如此!
说到感受性,世俗、琐事当有其塑造作用。一个危险的近况是:当我们把饮食下厨、整理物品、安排起居、交通出行视为费时的附庸之时,我们也会忘了人类的身体如何在饮食文化中得到进化,当然可以租房时放弃了布置家的机会而居住地乱哄哄乱如麻,也是这样,我们大都赶着工作,鲜有地看看市井和城市的人文地理,工作的匆忙和紧绷的意识在地铁、行走中失去了偶然浮现的惊奇。当然,偏执者何等瞧不起这些,我们不得不提醒,执拗的观念到了失去基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兴趣之时,他的城池会越垒越高,这是开放时代和人类感知所背弃的种群生态。是时候了,我们需要亲自切断基本需要的种种困厄的感受,自我提升的告诫最大的失效便是忽视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满足。在《论经典思想和价值重建》文中提到失智性焦虑,无论这种失去理智的状态是由工作环境、消费娱乐化还是政治背景引发,终究是整个生活的失序。正如城市的衰败,失去动力伴随着人口流失的恶性循环,振兴城市的路径便是动力源的补充和人口结构的整体优化,总得来说,是人和资源环境的良好互动进程。失智和消极身心生活便是部分人典型的日常生活特征,现有环境或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人体的故事》一书揭示了人类漫长的进化适应了存储能量的机能,而在当代的饮食和办公室经济下催生了大量的肥胖症人群。我们对诱惑、欲望、情绪的接受度越来越大了,实践要求我们接收细致感受的体验,不仅是好好学习、认真交谈、仔细感悟的心理,我们有将自己置于整个生命和人类历史中,实现自我的可能在具有前景的路途中更易实现。
结语:
读罢,需谨慎,众多专业术语的说明根据写作需要,尽管参考是原始材料,仍是自己的释义;还有,涉及西方学理核心方法(不甚全面),如逻辑实证、假说论证、实在本质主义、现象解释主义(可参阅刘大椿等著的《一般科学哲学史》和《分殊科学哲学史》以及国内译著《爱思维尔科学哲学手册》);力求整全性,注解、参考阅读在每段结尾,避免语境多义,文章众多术语取代了一般理解上的浅显。同时,如杰伦所说:中文歌是最美的。本文,定不是文质彬彬的雅致、质朴之传统,希望抛出尊崇汉字一说。
如何证明,作为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一般路径的自我实现。假设以“反思”为方法、自我实现的行动为目标的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是为个体的行动动力,那么文化的创造性、思想的进步性得到了很好地解释,假设的确定性可以说明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的自我实现。
注释:这里的西方学理思想和西学价值以及科学精神,不同于中国以往情本体(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关注的伦理道德致用的实践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