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敏
1
回顾我们的成长经历,我发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好像缺失了一环,就是认识自己。
记得小学二年级,我第一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当时我在农村生活,操场上的大喇叭一喊,整个村子都听得一清二楚。
那天,我的名字第一次从喇叭里传出来,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那天起,我意识到,大人们对“好孩子”的定义,无非是成绩优秀,将来考上好大学,未来有份好工作。
人生要是真的可以像流水线上的产品就好了,问题是,不知道在哪个环节,我们就会被别人弯道超车。读书时成绩不好的孩子,也许后来创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孩子,说不定婚姻不幸福……
单纯的羡慕,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但若羡慕以至于嫉妒,就会令内心变得扭曲。
电影《莫扎特传》,把由羡慕到嫉妒演绎得淋漓尽致。宫廷乐师萨里埃利热爱音乐,对莫扎特充满崇拜。但是当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莫扎特的水准,嫉妒之火在他心里越燃越旺。最后,他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将莫扎特害死。现实中,因为道德的约束,我们也许不会如此极端,但内心的羡慕嫉妒恨,就像一道枷锁,把我们牢牢困住了。
有人说,这种心态不对,要谦虚下来,多向别人学习。言外之意,好像是透过学习,就可以克服羡慕。
也有人说,何必羡慕别人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句话无疑很正确,但更像一碗心灵鸡汤,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
除非,我们的眼光不再专注于别人,而是看到你自己的价值、清楚你是谁,否则很难摆脱这样的束缚。
2
记得高一那年,我每天都很痛苦地想:以后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惜,当时所有人的焦点都放在读书和考试上。我身边没有让我想要成为的榜样,也没有人给我指点迷津。
好在后来工作之后,这个问题渐渐有了答案。
我想,有一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
第一,把自己当作一个陌生人,去了解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性格怎么样?擅长什么事情,不擅长什么事情?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特别羡慕公司里的讲师。他们永远都站在台前,神采飞扬地分享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我非常不善于表达,在公众面前发言,会紧张到发抖。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我其实很喜欢写文章。而我每一位同事,都觉得写文章那么令他们痛苦。
我开始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写作上,帮助其他部门写采访稿和广告文案。他们为此非常感谢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第二,改变对事情价值的判断标准。
一个作者花了很多时间,写一篇文章,稿费可能只有几百块钱;但是一个能说会道的销售,接一个大订单,提成可能会翻倍。
要是我们用收入的多少来比较两个人的价值,一定会心理不平衡,因为大家花同样的时间,得到的回报却天壤之别。
这也是很多全职妈妈的困惑:上班的妈妈财务自由,可自己在家照顾孩子,一分收入都没有,仿佛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
我们除非摆脱世俗意义上对价值的判断标准,否则根本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第三,走出自我中心,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帮助周围有需要的人。
有句话说,当你抱怨没有鞋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
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患自闭症,因为无法正常与人互动,他没有一个朋友,偶尔还会被欺负。
朋友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孩子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健全的大脑,然而这个心愿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实现。
我的女儿跟他的孩子同龄,每次想到他,我都觉得女儿的健康,是应当感恩的。因为我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可以自由地跟小伙伴玩耍,自主地控制情绪,流畅地表达需要。
有句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我们很幸运地拥有健康、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也有责任去帮助那些正在困境中的人。
当你真实地看到自己的价值,你还会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吗?
你还会羡慕别人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曾经这样问:我还能不能去一线城市打拼? 2012年,我211本科毕业,专业是建筑设计,毕业后去了上海某大院从事...
- 文/张宏涛 1 上篇文章《给孩子买他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都是最便宜的!》讲了满足孩子的愿望,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