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张岱在他的小品文集《陶庵梦忆》里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有癖好的人,难道比“普通人”更值得交吗?性灵派诗人袁宏道所言:“余观世上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者,皆无癖之人耳。”一个人若是没有什么癖好,代表他对这个世界缺乏好奇心,没有审美的意趣,被生活裹挟,麻木促迫的活着,活得如一潭死水。没有什么爱好的人一般是不善于生活的人,是庸庸碌碌的人,是灵魂无趣的人,他的人生必是枯燥无味的。
无癖则无趣,亦是无情,一个人如果一直用理性处理问题,缺乏情感上的记忆与眷恋,就没有任何真情可言。这样的人对外物尚且如此无情,更不可能对人深情,可交乎?相反,如果你被人评价“这个人是一个有趣的人”“这个人有点意思”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褒奖。
古往今来,世上多的是醉与痴的人,人之癖有很多种,如陶潜独爱菊,刘伶醉于酒、黛玉痴于花,徐霞客醉痴于山水之间……有癖好者,追随自己的本心本性,游心于趣味之中,专注沉浸其中,常常达到一种心流状态,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这会将你的人生变成一串串接连不断的赏心乐事,生活充满期待,充满生气。“人生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美食不能治愈的”,专注于癖好,同样如此,可以抚平糟糕的心绪,忘记经历的痛苦,是谓人有一癖,足见真性情;人有一癖,常胜世间趣。
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习学习苏东坡,不管经历怎么样的人生波折,他都淡然处之,达观通透的活着,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很多人知道他爱写诗写词,爱书法绘画,但他还是一个十足的“吃货”,享受美食是他一大癖好,苏东坡被贬黄州时,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还有一个“想吃什么鱼就吃什么鱼”的心愿。他还带着家人一起挖鱼塘,研究出了独家吃法“东坡鱼”。他被贬到岭南时,尝到荔枝滋味,瞬间欢喜起来,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千古佳句。
所以有癖好的人都是幸福的。他能把柴米油盐的平淡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即使经历生活无可避免的种种苦难,只要保持一份小小的痴迷与留恋,苦日子也能过成诗,他能把短暂的有时候无奈的人生过得无限快活,热闹缤纷,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