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次去参加Toastmaster演讲俱乐部的活动,挑战了一下即兴演讲——也就是上台抽取题目,然后在30秒内开讲,演讲2分钟。
我抽到的题目是:如果用一种香料来形容你自己,你是一种什么香料?
我所知道的香料其实很有限,那一刻最快出现在脑海的就是桂皮,于是就决定说桂皮——最后讲完下台才发现,手中抽到的题目卡图片上有八种香料可以选。
虽是如此“草率”做出的选择,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多想,却在演讲的过程中忽然发现,这道题是对于生涯规划师这个职业最好的一个比喻——炒菜会放桂皮的时候并不多,但是加了桂皮会给那道菜加上特别的味道;就如同,人生当然也可以没有生涯规划,但生涯规划也会让你人生的这道菜有你专属的独特味道。
(2)
活动结束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姑娘走过来跟我说话,说要请教我一个问题。我急着回家,于是建议她一边走一边说,因为都要去地铁站。她的问题大意是人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我10年前想成为的是A,可是10年后我却成了B,那么这个规划有什么用呢?
活动地点到地铁站的路程很短,不足十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够交流的深度很有限。所以我决定就此写篇文章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3)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人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你会发现有20,700,000个搜索结果,所以我对讲那些大道理没有什么兴趣,估计我讲了你也没有多大兴趣去读——我只想从一个真实的案例出发,来聊一聊有生涯规划和没有生涯规划有什么不同。
(4)
我去年10月做的一次生涯咨询,来询者是一位刚刚30岁的姑娘。在前面7、8年的工作经历中,她随遇而安,喜欢的公司发展顺利时安心做着那份工作,公司倒闭了,另外换一家公司做着类似的工作,虽不喜欢公司的氛围,但是对于未来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直到后来,因为生活的一个重大变故,逼得她重新审视人生,于是各种搜索探寻,发现了生涯规划师的存在,购买预约了我的咨询。
结合她的经历和兴趣,在第一次咨询中我们确定了几个未来的职业可能性,按照惯例我让她咨询后去做职业调研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那几个职业的情况,确认自己对于备选职业的兴趣。
姑娘很认真地对每一个列在选项上的职业进行了调研,并针对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在某专家平台上约了一位行业专家进行职业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对于进入那个职业和在里面的进一步发展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验证了自己深深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她发现那个原以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的职业,其实是可以通过努力够得着的。
我们之后的咨询中,讨论了接下来如何在基于自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找一份可以保证生存的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跟着那位专家学习,在时机成熟时进行职业的切换。
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从一片迷茫,想要奋起却无处发力的状态,通过自己积极的行动,为自己找到了明确的方向,进入了“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是却不觉得累”的状态。短短七个月后,0基础的她成为了她老师的设计工作室的实习生。
诚然,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在她的面前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去走,但是我们都知道,有了方向,知晓了路径,早晚都会到达目的地。
(5)
没有生涯规划的时候,即便觉得人生没有方向也随遇而安,今天不想明天的事。
有生涯规划的时候,觉得人生没有方向就去寻找方向,有迷茫则去用行动解决迷茫。
没有生涯规划的时候,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没有机会的时候等待下一次机会出现
有生涯规划的时候,现在工作的同时准备下一份工作,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下一次机会。
没有生涯规划的时候,有梦就做一做梦,因为反正不会实现。
有生涯规划的时候,有梦就会探个究竟,如何能够实现或者接近梦想。
比如我去参加演讲俱乐部的活动,我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培训师,想要锻炼自己在培训中的应变和即兴演讲能力而主动选择的事情。很多事情,当你加上主动的意愿,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你可能走上的会是那条最高效的路径。而这也是生涯规划的意义——主动选择,主动努力,所以会更靠近想要的生活。
回到俱乐部遇见的那位姑娘的问题:“我10年前想成为的是A,可是10年后我却成了B。”这样的事情,当然会发生。但有了生涯规划,它一定是有意识的发生,也许你成了A+,或者A-,或者不相干的B——但即便是成为不相干的B,那也很可能是因为在这10年中你发现自己更喜欢B,而不是瞎打瞎撞成了B。
(6)
那次的即兴演讲中,有一个片刻我曾为自己犹豫了一秒而错过想选的图片有过一丝遗憾,可后来发现抽到这道乍看很难的题,其实是个刚刚好的安排。拥抱生活中的偶然,也是一种生涯的能力。
在看毕淑敏的一本书的时候,看到有一段话: “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让事情发生,尽管可能无法避免有的事情不发生,但至少不会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