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这些人的行为素质,显然已不足,文明余额已欠费。仔细想想,这些人的行为何尝不是规则意识薄弱的体现呢。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能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为文明充值。两年前我刚刚新接了一年级,怀着满腔的热情,我迎来了我的萌学生。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每天都在和孩子们打地鼠,于是我摆起了一副地狱女王的架势,对着他们大吼大叫,渐渐的我发现,只要我来了,吵闹的教室立马安静下来,只有我来了,大闹天空的孙悟空,秒变乖小孩。我心里不由得暗暗得意,这规矩养成的不错哈!直到有一天,一个同事笑眯眯的对我说,马老师,你们班的孩子大老远看到你来了,大声尖叫,“马老师来啦,马老师来了,快坐好。”你看你都成母老虎了。听了老师的话,我瞬间蒙掉,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是呀!一句“马老师来了”。听出了鬼子来了的恐惧,却没有妈妈来了的欣慰,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这就是规则吗?
从一句“老师来了,”我开始反思,如何让孩子从害怕受惩罚,发展为我要遵守规则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向一位名班主任请教,他很认真的说,你的说教不是没有用,但它的效果不持久,“以文化之,”你可以试试。听了这位老师的话,我恍然大悟。是啊!说教的效果是一时的,但语言的力量更深层更持久。可我一个数学老师,所教的学科里没有那么多的教育素材可以用,怎么办?我想到了书。于是我决定借助经典绘本的力量,开始阅读之旅,我们利用中午半小时阅读绘本,看的第一套绘本是《大卫上学去》《大卫不可以》系列,大卫是和你们一样充满好奇心,总是不停探索的孩子,他总是做错事,在阅读中孩子们跟着大卫,为他担心,为他着急,大卫所犯的错误一次比一次大,焦心的孩子,为大卫找到很多不犯错误也能达到自己目标的方法,通过读绘本他们知道了要做个守规矩的孩子,不让爱他们的人伤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陆陆续续阅读了《拿别人玩具的鳄鱼大盗》,还有我们规定的亲子共读书目《爱的教育》。通过这些书,把我本来打算给孩子们讲的枯燥的大道理一一明了的展示了,孩子们知道了,别人的不是我的,似乎从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调皮捣蛋的样子,也学会去弥补,求得原谅。不知不觉绘本阅读开展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时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从以前的无知随性,到渐渐的多了几分智慧和严谨,而我也从以前的暴躁大户,变得心平气和。
通过这样一个“马老师来了”,让我陷入了对教育的思考,什么是规则?什么是文明?那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唤醒学生内心的文明因子,为文明充值,培育深入人心的规则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