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偶然读到一篇去年虎嗅发的文章一位清华毕业,放弃北京中产去非洲的博士生曹丰泽,这是一篇唯一的,我看过之后,在晚上跑完步,又仔细再看一遍的文章。我试图去寻找在我第一遍看完,觉得写的非常好的原因,当时我只是觉得好,但我说不出哪里好。
虽然在我仔细看完的第二遍,我还是依旧无法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所以觉得写一遍小作文来帮助我记录下此时的较为混乱的感受。
1. 第一个很浅显的感受就是,有文化真好!先不说对于他清华本硕博的背景的崇拜,单就这篇文章,就能显示他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对于所处工作环境的觉知,甚至到非洲社会发展模式的分析,他的想法都非常的透彻且有说服力,从生活环境到经济学理论的实际解释,无不显示他的思考力,我想我是被这种掌握了理论但又扎根实践,并且能以另一种高度来描述的普通的生活。这是一种真正的看清生活真相之后,还热爱的人,有一种即使条件艰苦,但也热烈的活着的感觉!
2.思考力确实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他能在初出社会的时候,就分析清楚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状态-北京中产生活,选择流放自己,当时的他并没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但是却清晰的知道自己不喜欢干什么,勇于逃离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我想这是思考力带给他的勇气,反观自己,在20-30岁的年纪,处于一个完全无思,混沌的状态,那个阶段没有钱,没能力,没目标,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唤醒内心的自卑,很多事想都不敢想,就浑浑噩噩的过着。但是当你有了思考力,你开始有觉知的活着,你开始感受自己的喜好,和厌恶。开始不断的去筛选自己的生活方式,远离那些你不喜欢的环境,人生本质就是在筛选,筛选掉不好的,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3.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触动最深的一句话“与其整天想着如何过好这一生,不如想想怎么好好过这一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我确实需要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我一直在想如何过好这一生,却没有好好的过眼前的生活。说白了就是欲望很多,眼高手低,时常反问自己何为理想生活,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对生活现状不满,焦虑不安,浮躁。但确忘了过好眼下的生活。这位清华小哥哥,背景算是很好了,别人家的孩子,在他的工作环境还不上他爸妈80年的工作的环境时候,他并没抱怨,而是欣然的接受,热烈的接受现状,且有意识的生活着。现在孩子普遍受教育程度很高,但是也都有自己的骄傲,不愿做底层的或者简单的活,刚入职场就无法适应,沉不下心来好好生活。我觉得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去看看这篇文章,确实是青年人的榜样。你可以从文章的内容看的出,他能够很好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生活,这是一种觉知的能力,接受现状,努力生活,真挚而热烈的活着。
当然明天的任务是去搞清楚经济学理论:刘易斯拐点和马尔萨斯陷阱。
今天是非常充实且开心的一天,有效学习7个多小时,果然图书馆的环境很重要,晚上跑了5.2公里,又看到了一篇令人深思的好文,写了这篇小作文。陶陶今天的学习任务也都完成,还跟他爸爸踢了足球。我需要记住这种“内啡肽”带来的极度愉悦的感觉,让下一次的学习和运动行为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