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和同情,虽然只有一字只差,但是差别很大哦,主要就是在于是否有连接。我觉得大J最受到大家的欢迎之一,就是敢于展示自己脆弱的那一面,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大J带着爱和坦诚像大家传授育儿知识。
1、小时候父母哪些时刻对你操作过同情,你是什么感受?
对于小时候,我思来想去真的是没啥印象。可以说,我的记忆很差么,哈哈。举个大了的例子吧。考上的大学非第一志愿录取,与理想中的院校一分之差而失之交臂,对我的打击很大。特别是到大学一看,学校新建,还有一块宿舍楼前方有一块工地,一切都是新的,更加剧了失落感。爸爸带着我到学校,我埋怨学校的不好。已经不记得爸爸说了什么,是类似有学校读就可以了,学校也是可以的,会越来越好。我觉得都怪自己,怪自己没发挥好,不然不至于到这个地步,而且爸妈让我上学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愧对父母。很长一段时间里自责、愧疚、失落一直跟随着我,难以抒发。现在回想起来,我就是掉进那个坑里许久许久。如果有父母的陪伴,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什么的,我想我会更有力量更快站起来的。
2、过去当孩子沮丧难过时,你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
过去我尽力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但是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就是感受不到位,链接的不好。因为有时候不知道他为什么就哭了或者别的情绪,又不会说话,干着急。或者只会程序般的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妈妈陪着你。改善的地方,我要学者更加努力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感受他的情绪,即使真的感受不了的话,也静静地陪着,链接才是最重要的。
3、过去让你把同情当做共情用的原因有哪些?以后可以怎样避免?
同情当共情的原因有,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对他人的处境做出简单的评判,以为就是理解了他人。但是这种感受评判,是事不关己的高高挂起的说教,而不是设身处地的去感受。
如何避免: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进入小黑坑,唤起自己相似的情感,真正地发生连接,这是第一步。但是,我想只有真爱你的人才能做到呀,否则都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的,不会进入小黑屋陪你,能在洞外听你唠叨就不错了。因此,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爱,才能有链接的基础。
第二步,全然接纳,认可对方。带着爱的觉知,看到对方掉进黑屋真的不容易,感同身受,感受他的心情。虽然对方可能会有你不支持的地方,但是当下,全然接纳,接纳发生的一些,帮助对方发泄情绪是很重要。只有情绪发泄出来,才能给心里注入新的力量,帮助他重新走出小黑坑。
其次,不做评价,但是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不乱给建议,但是如果对方问,会说,假如我是你的话,我会如何如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