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应该比较,却逃不脱比较。
似乎从我有记忆起,就活在一个比较的世界里,爸妈会把我和同事或者邻居家的孩子去比,成绩艺术班级职务一项不漏。奇怪的是,我很配合他们的这种攀比。其他孩子被逼得哭丧着脸学这学那,而我却主动跟他们提出要学什么要学什么的要求。因此我手风琴吉他书法舞蹈样样能来且并非略懂皮毛。当然这又成了爸妈向外炫耀的资本。
小学的时候有一个隔壁班的同学,他既是班长又成绩优异,加上两家一直相识,于是我和他不幸地成为了双方父母在之后十余年中角斗的“武器”!当年那个连鞋带都不会系,小学四五年级便心醉名牌衣服和汽车,甚至不到六年级就开始每周定时去买彩票的早熟男孩,现在已近考进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了典型的高帅富之辈。反而观之,这场历时十几年腥风血雨比拼中的另一个主角我,却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晚上,坐在二流大学的宿舍里对着电脑敲打这些并没有人感兴趣的文字。学历不重要?外貌无所谓?但这就是比较。残酷低俗却不可避免。
高考失败进入大学后,妈妈仿佛是释怀了一些,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但内心却还一直对我存有比赢别人的信心。每次和她打电话时,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考研。今天又是这个同事的表哥的儿子考上了美国的研究生,明天又是邻居二姐的女儿考上了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最后一般还会加一句:我倒是不给你什么压力,但是我相信你绝对没问题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很想说考研并不容易而且变数很大,万一不幸没考上便又是四年的幻想成为泡影。但看到她内心对我尽量压抑却翻滚的期望,我不忍反口,只能连连答应:我会努力的。
我的确付出了些努力,自从高考那一次之后,我便有所顿悟。在大学里过着比高中还忙碌劳累的生活,闷在寝室图书馆看书,对着镜子练表达,每一秒都提醒自己要有所作为,不图炫耀只求心安。当自己没动力时,随便翻翻微博和人人,看看那些已经小有成绩或大有收获的同龄人们顺便打击下自己,便又如初生牛犊一般奔命付出。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需要靠和别人“比较”来支撑以前行了。比较之后若不是有所成就感,便是被打击到消极否定自己。于是这变得愈发危险,因为有成就感会迷失,消极又容易滋生否定自身存在价值的念头,进而演化成轻生。如今人是变得毫无安全感,尤其是长沙的天气更让人患得患失。有时仍旧记得自己初愿,但在这样一个厚重而可怖的石磨里,如此渺小而模糊的念头便轻易研成灰埃,散落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