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将来的生活吗?
几年前的我关于这个问题有过一个答案:背包客。总觉得那样的生活,纯粹而美好:做个简短的规划就可以开始一段旅程,背起包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再带上一只相机记录时光,再也不用过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
现在回想起这个想法会觉得当初的自己太过天真随性了吧,如今的我与这个梦想似乎遥不可及: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支撑的这一概念,更多的是觉得自己越来越胆怯了,现在的自己会害怕父母会担心我的安全;害怕自己又迷失在商业化的茫雾之中;害怕……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个想法:看看这个世界,体验全新生活,重新感识自己。
前几日去图书馆,拾起了几本随笔集,发现有一个人满足了我内心对旅行的所有憧憬 — 陶立夏。于是乎,借回了她所写的两本随笔集:《岛屿来信》和《练习一个人》。
很惭愧,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于是特意看了看《练习一个人》勒口处的介绍:
陶立夏,翻译,作家,摄影师。
享受深夜写作和相机对焦的瞬间。在这种无人可分享的自由体验里,世界无声无息就在眼前清晰起来。她所定义的一个人是拥有自由的意愿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因这种精神状态而营造的生活方式。
我还挺欣赏这样一位文艺女青年的,不仅仅是因为她满足了我对旅行的幻想,更多的是欣赏她能真正地遵循内心,随心而活。或许就像她在《练习一个人》的开篇所言那样:
这闲居得一年是我送给自己的礼物。
很久没有读过这类带着情感故事的旅游随笔了。还没读她的首本旅行治愈随笔《分开旅行》,却不妨碍我感受她的孤独。或许也正因为旅行的背后夹杂了太多的情感交错,使她的文字变得余味无穷……读她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种不做作的气质,文艺与生活在她的笔下融为一体。不似那些打上Gap year、穷游标签的励志鸡汤类畅销旅行书, 她更多的是以一种细腻的笔触缓缓道来,让我能从她淡淡的文字中能引发共鸣。
她去的一些岛屿,甚至还有些我不曾听说过的,但那些岛屿与人在她的笔下是那么静谧而美好,而那座岛屿背后的故事又带给人别样的感受……我想她应该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相当有才气,能够从事摄影、翻译以及写作的工作。当然,能随意洒脱的去享受旅行还是需要相当的经济条件的:她所体验的旅行还是质量相当高的,并不是如今苦旅穷游这样的概念。能悠闲地旅行,享受旅行中的美好并加以记录,也并不是件易事。尤其是我在这两年不多的旅行中,越来越觉得如今在国内旅行,难得的闲情逸致也总易被纷扰的人群搅乱,甚至感觉商业化如一团密雾蒙住了我想去发现美的双眼……
正是看完陶立夏的旅行随笔,我才决定抽出一天的时间带着相机去青岛的海边走走,从八大关的第二海水浴场走到五四广场,沿途听着海的声音,突然发现即使天不那么蓝,偶尔坐下吹吹海风,看着远方礁石上的垂钓者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狭小广阔宇宙,这纷繁枯寂三千世界,我们各自周游。——陶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