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公子】第281篇
期待您的关注、转发和点赞,么么哒^~^
01邵氏大哥的“用自己人”信念
在邵氏家族的企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是大哥邵醉翁留下来的:公司主要职位一定要用自己人。
大哥邵醉翁早年和朋友做生意被骗,不料却被朋友骗了个底朝天,从此认为“只有自家人才最可信”。他的这种理念,在日积月累的身体力行中,也渐渐影响了他的弟弟们。
后来,“天一影业”培养的巨星蝴蝶被其他公司挖走,邵醉翁更加坚信“只有自己人才可靠”。随后,为了防止巨星再被挖走,他就娶了陈玉梅。当大美女屈服在他的西装裤下之后,他才斥巨资捧她,不然压根儿不放心。
这老爷子好像有点儿“被迫害妄想症”,对任何人都不相信,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
他这种经营理念,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自己人把持大权确实很可靠,坏处就是本人太累,不给公司员工机会,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邵逸夫人生中的前50年,一直跟着大哥混,很少有自己当家做主的机会。等到大哥邵醉翁在1950年退休之后,邵逸夫就再也管不住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了,想大干一场。
可是此时,在他的前面还有二哥,没办法,邵逸夫只好和三哥联手以“二哥年事已高需要清净”为由,架空了二哥,从而拿到了掌权的机会。
以此看来,家族大的人家,兄弟多了真的不好,一是争权,二是争财产,不亚于古代的皇子们争皇位。
02邵逸夫被二哥釜底抽薪
1957年,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退位,邵逸夫和三哥邵仁枚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估计邵逸夫也没想到,邵氏公司的Logo在多年会成为“傻逼”的意思。
这一年,邹文怀恰好从美国回到香港,就加盟了邵氏影片,做了宣传经理。此时,邹文怀有个英文名字叫“雷蒙”,邵逸夫也习惯这样称呼他。
邵邨人被两个弟弟逼迫退位,一直心里有口气,不知该如何发泄。邵邨人的这口气不泄不甘,最后就发到了儿子邵维瑛身上。
邵邨人有三子,其中以邵维瑛最为能干,很得邵逸夫的喜欢。秉承着“重要职位家人担当”的原则,邵维瑛一直是邵氏兄弟的总经理。
到了1960年,邵邨人却突然发难,非要儿子从邵逸夫那里辞职,声称:“不要再给别人打工!”
就这样,孝顺的邵维瑛在父亲的逼迫下离开了六叔邵逸夫,远走日本。邵维瑛的下半生籍籍无名,成了千万人中最普通的一个。而邵逸夫却建立了无人能及的电影王国。
要知道,邵逸夫对邵维瑛非常看重,完全是当接班人在培养的,未曾想被二哥釜底抽薪,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邵维瑛也被父亲这一搅局,失去了成为电影界大咖的机会。
03邹文怀顺势而上
邵维瑛离开后,能干的邹文怀满心以为自己可以坐上总经理的位置,谁知道邵逸夫压根就没有考虑把这个位子给他。
虽然邵逸夫很喜欢邹文怀的才干,但他却更坚信大哥的处事原则,绝对不能让外人掌控大权。
随后,他将总经理的位子给了周乃文。为了安抚邹文怀的心,又将他提拔到了制片经理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邹文怀认识了何冠昌和梁永昌等一班好友,后来一起出走创办了“嘉禾”。
大导演张彻曾经一针见血的评价邵逸夫的用人方针:“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
这个用人方针,在邹文怀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些年,邹文怀在公司的地位用“位卑权轻”来形容,非常贴切。
在工作上,邹文怀极其认真努力,从不懈怠,但却从未得到过实权。邵逸夫始终不想把总经理的位子给邹文怀。
邹文怀在邵氏最大的职位也就是副总经理兼制片经理,尽管在各方面他都是一流的人才,邵逸夫却还是不放心他。
后来,邵逸夫将一个叫方逸华的美艳女子调入了采购部。
不久,公司的人就纷纷奔走相告:原来,方逸华是老板的“宠妃”,怪不得能爬到采购部的位子上。
从此,一阵妖风刮进了邵氏,“逼走”了很多大人物。
方逸华的母亲是老上海滩夜总会的一位歌手,嗓音清凉,婉转动听。她的这个优点也遗传给了女儿,小小年纪的方逸华以温柔妩媚著称,自小喜欢唱歌,17岁时就已跟随歌舞团奔走各地唱歌,是歌舞团的台柱子。
估计那时候的方逸华自己也没想到,未来的某一天,她能成为身价几百亿的大富婆。
50年代中期,方逸华奔走各地献唱,名声达到鼎盛时期,在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区非常知名。
邵逸夫也是在此时认识了方逸华。两人相识后,方逸华不求名分陪伴邵逸夫多年,直到60年代中期,邵逸夫才完全信任她。
邵逸夫秉承着“公司重要职位必须是自己人的原则”,将方逸华纳入了自己的西装裤下,随后,就将方逸华调入了采购部。
04邹文华和方逸华的恶战
方逸华入驻采购部之后,行雷霆之手段,做吝啬之能人,成为员工口中的“Cutting Manager”,翻译过来是“切割经理”,以此来形容她的吝啬。
因为在方小姐的手中,不管是谁递上来的采购申请单,她永远都是“cut掉一半”,有时候甚至更狠。
据传,早已享有盛名的大导演李翰祥,在剧组需要10个小孩子吹泡泡,于是就将申请单递到了方逸华那里。不料,方逸华直接砍掉了一半,只批了5个吹泡泡的玩具,李翰祥知道后怒火攻心,差点犯了心脏病。
方逸华凡事追求节俭,不管是服装道具还是拍摄器具,都需要亲自找她报销,稍有不合理就打回不批。
就这样,一干老臣都和方逸华起了冲突,一场老臣和宠妃的恶战,正在蓄势待发。
最先出走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他先是对邵氏感到不满,又恰好受到国泰和联邦公司的支持,就成立了国联电影公司。
可惜的是国联电影公司仅仅坚持了5年,就遇到了财务危机,难以为继。
上天就像在帮助邵逸夫一般,本是李翰祥后台的龙芳和夏维堂乘坐的飞机坠毁了。这架飞机上还有邵氏兄弟的死对头:电懋的老总陆云涛及一众干将。
邵逸夫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弄李翰祥的机会?邵逸夫不但带着合约起诉了李翰祥,还专门和李翰祥对着干。
李翰祥拍摄《七仙女》,他也拍同名同题材的电影;李翰祥拍武侠剧,他也拍个差不多的,而且拍的比李翰祥快,上映的快,还向法庭申请禁止令,让他拍了也上映不了。
就这样,邵逸夫慢慢拖垮了国联,让李翰祥无处可去,最后又回到了邵氏的怀抱。
1970年,邹文怀已经成了“邵氏兄弟”的能臣,既能宣传也能制片,既能发行也能拍摄,简直是全能型人才。
但就是这样的全能型人才,反而引起了邵逸夫的不满,所以才派来了方逸华压制着一干老臣。
自从方逸华到达采购部之后,更是大幅度消减了邹文怀的拍片开支,让他缩手缩脚,根本无法施展本领大展雄风。
05邹文怀出走
除此之外,邵氏给艺人的薪酬也极其低,曾有市民打投诉电话称:“为何鲜少在公众场合看到邵氏明星?”
说到原因,一是邵氏演员的薪水太低,只能住在简陋的公司宿舍,不适合采访;二是有宴会邀请也不敢去,因为没有华丽的衣服,要想出席就要和邵氏的服装部借衣服,程序非常繁琐;三是明明是大明星,出门却要做公车,极其影响个人形象。
所以,邵氏的明星就直接不出门,除非是公司安排的统一活动。
邹文怀对这种薪酬制度和管理模式极其不满,再加之,邵逸夫对邹文怀的冷遇,早已寒了邹文怀的心。方逸华的出现就犹如一把导火索,彻底将他推出了邵氏的大门。
随后,邹文怀就和老友张彻,以及影星王羽协商了“想要自立门户”的想法。没成想,王羽和张彻也表示想离开邵氏,三人一拍即合。
王羽脾气比较爆,先离开了邵氏。王羽走后,邵氏才开始启用姜大卫和狄龙,让他们成了新一代武侠男神,风靡一时。(姜大卫和秦沛、尔冬升是同母异父的三兄弟,他们的老妈是明星红薇,蛮有意思的)
王羽走后,突然有一天,邵逸夫约张彻在半岛酒店见面,和他说:“雷蒙(邹文怀)打算离开,是留住他还是放他走?”
张彻稍微一思索,就说了一个字:“放。”
张彻回去之后,写了一幅字送给邹文怀。邹文怀看到之后,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毅然离开了邵氏。(在这幅字之前,邹文怀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离开邵氏,因为他和邵逸夫奋战12年,确实有些情分,而且当时的邵氏没了电懋和国联的夹击,堪称行业老大,想和他抗衡,真的超级艰难。)
邹文怀压根没想到,好友张彻会临时反悔,不但没有离开邵氏,还将自己推出了邵氏的大门。
张彻此人的做法,引起了邵氏很多邹文怀好友的不满,纷纷骂他“玩弄权术”。
王羽知道张彻的做法之后,曾当面指着张彻的鼻子说:“张先生,我叫您一声张先生,可您做的事。。。。。。”失望之余,王羽就再也说不下。
此后,张彻在邵氏的风评一直不太好,《吉祥赌坊》的编剧张曾泽曾经撰写回忆录说:(如下图)
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张彻的不满。
就酱紫,邹文怀被邵逸夫用职位打压,又不满邵氏对薪酬制度的管理,又被邵逸夫的“宠妃”用金钱压制,后又被好友釜底抽薪,终于被迫离开了邵氏。
种种原因之下,为邵氏拼杀了12年的邹文怀终于“叛离”,带着好友何冠昌和梁风,成立了嘉禾公司。
嘉禾成立之后,以明星分红和享有独立拍摄权签到了李小龙,从此开始了辉煌时刻,让邵氏恨到牙痒痒。
当然,在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多年后,麦嘉和黄百鸣的“新艺城”崛起后,成了电影界的新霸主。邵氏和嘉禾不得不联手和新艺城抗衡,成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时刻。
—END—
原创作者:叶公子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