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记得三毛是看了高原写的一篇关于她的悼文,当时我是完完整整地把那篇文章抄到了我的语文成长记录上,一遍一遍的感动于她的浪漫,她的执著,或许后来有了点不了的。
三毛很幸运,她能有荷西,能有这样的知己和伴侣,也是上天对她短暂一生的弥补了,可是,对荷西公平吗?那个大胡子的西班牙男子。三毛很平淡的这样写荷西:“等我……预备去沙漠住一年时,除了我的父亲鼓励我之外,另外只有一个朋友,他不笑话我,也不阻止我,更不拖累我,他,默默地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矿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来,等我单独去非洲时好照顾我。”三毛是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于生活,于爱情,她都是这样,所以在大胡子荷西为了爱情去沙漠受苦时,她心里已经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
流浪,我很喜欢这个词,远走他乡是寂寞的,但是那种寂寞与孤独却让我感觉安宁,这点我无法解释。三毛的半生飘浪过很多地方,她有过感动,也被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但是在看到撒哈拉大漠之前,她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她的心留下来给她住过的城市。记不得哪篇文章中曾提到“三毛,看到周庄的时候哭了……”只这一句,就让我开始向往周庄了,能让三毛流泪的地方将会给我多大的感动呢?后来无意中得知周庄是在安徽——我的故乡,我激动得对好友说:“原来我曾离周庄那么近,下次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去周庄看看!”我希望在周庄,我能找到三毛,哪怕只有一丝一毫!
“他那天穿着卡其布色如军装式的衬衫,很长的牛仔裤,拥抱我的手臂很有力,双手却粗糙不堪,头发胡子上盖满了黄黄的尘土,风将他的脸吹得焦红,嘴唇是干裂的,眼神却好似有受了创伤的隐痛。”到了撒哈拉,三毛看到了分别了三个月的荷西,荷西外形的剧烈的转变让她心里震惊地抽痛,荷西让她认识到她将面对的生活,不再是理想中的甚而含着浪漫情调的幼稚的想法了。撒哈拉沙漠,在三毛的内心深处,多年来梦中的情人啊,“半生的乡愁”,“回归了这片土地,感触不能自已。”
无际的黄沙,寂寞的大风,天,是高的,地,是安静的,黄昏的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三毛到达撒哈拉的时候正是近乎初冬的气候,原本期待着炎炎烈日的心情,“目睹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荷西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的怀抱里了。”三毛的喉咙就梗住了。
沙漠的落后,沙漠的无知,让人难以接受的风俗,三毛像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孩子一样兴趣盎然的发现着,记录着,沙哈拉威人的狡诈和友善,自私和包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