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子民。洋渡陂头十分成功,是本地前期最大最有实效的水利工程。该陂头选址相得益彰,相当科学,因势利导,工程不大效益大,易于管理,恰到好处。
首先,水源充足。陂头地处洋渡村东大水坑河段,汇集大坑和小坑全流域溪涧的水量,正常年景足可以供万余亩农田用水。因而,除了大饥荒的1943年之外,大水坑两岸农田历来旱涝保收。其次,工程不大,陂头实体所受的山洪冲击力度相对不大,多大的来水都能毫无阻挡地自然顺流下去。
大陂头全长50公尺左右,宽约4公尺,陂头底座高出河床地面一两尺,可自然排除上水带来的泥沙⋯⋯大水坑以东,直至西关沙头,田亩面积应在五千亩左右,全靠大陂头水灌溉。一一彭天演《一方水土》之"广海前期的农田水利建筑"选段。
未读《一方水土》之前,我总以为洋渡大陂头水,只是分流给刘李罗一带的农田灌溉,原来还恵及整个奇石乡。
我们的生命起源于大陂头,生活也时刻离不开大陂头。记得在我刚学会走路不久,屋后一位太祖母过世,(称卓婆)祖母打点好祭品,叫三叔带上我到大陂头拜祭。这神聖由两块花岗岩组成,一块竖条当神牌,一块平放作桌面,用作摆供品之用。我们拜祭完毕,还要放上两枚预先准备的铜钱。当时稀里糊涂,現在分析,大概是告之神明:今天我卓卓上山,借你地头及桥梁走过,希望你们保佑。
每当村里有老人过世,其中有一项必做的仪式,就是要举家、家亲一行数拾人,恭恭敬敬到大陂头买水,回来郑重其事给死者清洁面部等。
据颍川堂陈氏七子流芳之约定,陈氏后人选宅基地要:逢冲则止,遇水而居,所以陈氏的村落多以两点水或三点水命名。这先知之明,不愧是来自大禹治水的啟示,相比历代帝王,西安也好,北京也罢,他们的行宫都是缺水的地方。洋渡村的村民应该感到自豪,一条小村庒,东西都有陂头,大陂头源头在新娘房,儲起水供应奇石一带灌溉。西边陂头来自仙人井坑,闸起陂头,供应村前村后的农田。洋渡村像一颗明珠,被两条溪流环抱在怀里,闪闪发光。
虽然有两条水坑,大量水流,若逢天旱,照样要日亱抗旱。没通电的那个年代,是利用水车车水的。这个车,不同于单车或汽车的车,这是用木板做成的活动水渠,用龙骨穿上活板页,形成环状,靠脚或手摇动,水便随活页徐徐而上,比一桶桶担上田地快得多。这也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大概一条村都备有十几架水车,逢天旱,人停车不停,亱以继日操作,,又多个行业,专修理水车的工种。后来通电,有了电动水泵,这些水车也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放进农业历史博物馆了。
我们靠着大陂头,喝的是矿泉水,洗澡也是矿泉水。每到初夏晚上,我们便结伴去水坑浸泡。男士们在大陂头,女士们在大彼头上300米处的崩塴。毎年七月初七,太阳未出来之前,男女老少都跑到水坑冲凉,洗脸,洗手,洗脚。听說,洗过七月七水,皮肤光滑,来年不生疮毒雲雲。
大陂头水坑,虽然比不上长江那么长,也比不上黄河那么宽,它是一条娇小玲珑的水坑,清明透彻。在这不长的溪涧,它拥有泉水叮咚,滴水穿石,有急流,有缓冲,有深潭,有浅水,还有用澉板闸成的瀑布。
村民爱护这条水坑,把它当成家园的一部分。每逢两造过后的农闲时节,便带齐工具给陂头补漏。水坑水清,平常极少見到鱼,但修理搬移岩石时,很多时候可以看見大条蛮鳝。陂头漏水,大多数是它们造成。乡亲们很有经验,偶尔也捉到蛮鳝。每次捉到,都是見者有份,火肉炆蛮鳝,算得上是极品中之极品,这种鱼集香、滑、肥美于一身,比白鳝还好吃,吃完仍齿颌留香。就是长居乡间,一辈子也只能吃上十次八次而已。我爷爷算幸运,每次大暴雨有坑涝下的时候,他守候着大陂头澉板下一回旋的湾位,有几次用起罾捉到蛮鳝。
正所谓靠水坑吃水坑。毎次台风,或大暴雨之后,上游坑涝凶涌,若遇上崩塴,便水浸洋渡。如排除这些因素,定会张罗到水坑钓鱼或沤鱼(音O)。沤鱼的工具,在乡间叫做罾。一张约8一10尺左右正方形的网,4条约两米长的竹子,一条两米多长的略粗的老竹,4条竹子于五寸处用绳绑实,搭上一条粗竹扎实,另一头分别吊起网的四个角,这就是罾,是前辈于大雨后,下水坑捉鱼的古老渔具。再准备一个长柄留惠和鱼箩。这留恵与罾的关系,就象镬与镬铲的关系,留恵等同镬铲把起罾的鱼获,收取回渔箩中。这鱼箩,乡间称䉂(累轻声)用竹编成,很特别,其外形像摆设的半身人像,入口叫䉂颈,内置一个用竹或鉄线编成一个漏斗,叫䉂须,这䉂须恰到好处,只能进,不能出。所以,乡下形容小气之人为固寒人,铁䉂须,就从这里而来。䉂身有两肩膊,像人的上半身,把鱼放进去万無一失,尤其用来捉青蛙,是不必缺少的用具。配备以上三大件,就可以下水了。地形也很重要,要避开急流的中央,一般取有弯形的地方,鱼会在这里避难,下网后,静候10分钟左右起网,如果半个钟都设有鱼,便寻找另一地点了。若位置选对,也有三五斤鱼获。
我们要饮水思源,感恩陈氏先祖,能选择到这么一块得天独厚的地方,建造家园,兴修水利,造福万代。今后,更加爱护和尊重这条母親河,让子孙后代,在她的怀抱里休养生息,繁荣昌盛。
每年,大自然给广海湾送来無数的鱼鱼虾虾。我们的父辈没有文化,凭智慧在这方水土鱼获丰厚,养家活儿。留意下篇文章:赶海狗。
图为洋渡大陂头石桥
图为洋渡大陂头澉闸小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