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读了盖兆泉编著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语规划师》这本书,本文续更盖兆泉英语规划内容的第三部分:学习英语中问遇到的一些刚性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在陪读英语过程中都曾遇到过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共性,特摘录可供参考。
第一部分见:读书笔记|《做孩子最好的英语规划师》二语习得理论
第二部分见:读书笔记|《做孩子最好的英语规划师》常见误区
怎样选择英语课外班?
通过培训班进行“学得”英语的必要性:
口语课堂提供了一个让孩子输出的环境,输出很重要。
术业有专攻,老师有专项技巧应对自然拼读规则、语法规则和写作等。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的效果胜过“一对一”。
课外班的学习往往遵循一个体系,有一定的标准和进阶规划,孩子年龄越大,读与写的比例越高,体系性越重要。
中教和外教的对比,选哪个?
好老师的重要性高于好教材。如果老师好,用什么教材都会教的不错。最好的课程是教师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广泛涉猎。
中教:
中教老师进行全英文教学时,或多或少存在表达方面、发音发面、文化方面的错误。
中教紧紧围绕语法展开教学,英文输入很少,仅限于几个例句,学生在课堂上的输入量有限。
中教班级中同学的语音语调五花八门,存在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
外教:
当孩子已经有1000词的听力词汇量时,能够充分吸收外教的输入,可以选择一个专业的外教老师。
衡量外教的几个指标:
1、是否明确交代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完成了这个目标。目标很重要,但随机的“发散”和发挥也很重要。
2、在高级别阶段,听说读写是否均衡。
老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老师把过多时间用于维持课堂纪律,教学效果必然打折。
3、是否有独特的教学手段。
语音是否正确,多听不同的口音,对孩子的听力有好处,对英音、美音、澳音不用太挑剔。
语言学习资料选择经典的还是孩子喜欢的?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获得交际能力,交流是第一需求。语言是最适合个性化学习的科目,“二语习得”没有什么必须涉猎的经典,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
作为家长,应该做个个性化学习的资源提供者。
教材体系没有经典,最好的课程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强调背诵到底对不对?
中国人对背诵外语的热衷和认可,是给予对中国文字、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强烈影响的结果。
但背诵从来就不是学习语言的科学方法,没有一种受认可的教学法提倡背诵。
在英语的口语交际中,除了几个常规句,绝大部分口语交际中的橘子都是根据当时的情景在使用中随机构建和发挥的,口语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根本无法实现把各种句式都背诵一遍。
写英语写作中,背诵句子和文章有一点用。背诵过的成句可以帮助校对和修改写作中的语法问题。
背诵对应试英语有短期的效果。考托福、考SAT、考剑桥等通过背诵大量范文的方式可以有短期效果,但很多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后依然听不懂课、做不出作业,参与不了讨论。
儿童的记忆机制:
小孩的记忆里比成年人差,人类的记忆力高峰发生在青壮年时期,越小记忆越差。
儿童是通过情景对应建立脑神经元链接来实现英语思维,每次只处理很小量的新内容,所以小孩学起来更容易。
儿童的学习能力并不得益于记忆力,让孩子背诵的方式违背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他们在这一阶段的优势是自然习得。
读物和教材的对比,怎么看?
教材和读物就好像一个人的骨架和肉,互相依存。教材的作用是用来建构起语言的骨架,而读物就是骨架上丰满的肉。
教材承担“学得”任务,读物承担“习得”任务,不要把读物充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