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轻贱了你的爱

          “妈妈,我真的好爱你”

一句话,如此简单纯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利刃伪装了我的嘴,在你面前肆无忌惮的展露锋芒,我恨自己,为什么总把伤害留给最亲的你。

一个星期了,你对我的来电请求视而不见,我抓着手机眼眶泛红,下铺同学与母亲的亲昵之语字字诛心。

在朋友眼里,我脾气好,爱幽默,总是一群人里性情最温和的那个,她们甚至觉得想象不到令我生气的方法。

但在你面前,我总像个小恶魔,你的一句平常的责骂都会唤醒我内心最黑暗暴躁的那面,我的回应毫不留情,像利刃,侵蚀着你对我的爱与宽容。

可是我知道,再宽阔的海也有尽头,再坚硬的内心,也会支离破碎,可又是为什么,我们总把伤害留给最爱的人?


知乎上看到这样的句子:

个世界,被你伤害得最深的那个人,往往是最爱你的那个人,因为她(他)对你毫不设防,你伤害她(他)总是易如反掌。而在被你伤害之后,她(他)只会在原地哭泣,从不知道反抗。

是啊,人是自私的,总是会计算感情的成本,在朋友面前的容忍度总是很高,我们心里都觉得有一知心朋友实属难得,从而计算出失去一个朋友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但往往对毫无保留爱自己的人,我们从不计算成本,把他人的爱当做放纵的权利,用权利伤害爱自己的人,更像是一种发泄,零成本的精神压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我就是仗着你爱我。

所以我们都盲目的自信着,宣泄着,用这份自以为永不会被收回的权利武装着,我们都活的太自私了!

在我高三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现在还是好朋友),在我们眼中的她也算是个文文静静的女生,爱看书,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还特别喜爱古琴。这么文艺气质的女生,可能都觉得对待自己家人肯定也是十分和气的吧?

可是,在我们为数不多能够看到她和家人通话的时间里,文静的她不复存在,辱骂、争吵、和电话那头伤心欲绝的哭泣声,让我们目瞪口呆。

她会因为父母答应给她买古琴,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承诺毕业后再给她买而歇斯底里:你们配做我父母吗?说话不算数,我恨你们!你知道我有多想杀死你们吗?

恨”“杀”“死”,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字眼没想到会出自她的口中,而挂掉电话,抹干眼泪的她,又成为了我们眼里那个斯文温和的女孩。

嘴里说着恨,但平日里又总跟我说父母有多么不容易,神情也总是透露着心疼。可是碰到争吵,嘴就跟上了镗的枪一样,日复一日的朝父母开火。

我们现代人,好像都变得不会说爱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像都觉得,轻易得来的爱不会轻易走掉。我们还特别喜欢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在外面压力那么大,跟做孙子似的,有火都不能发,难道我在自己人面前还要装活菩萨?

臭脸都摆给自己人了,微笑全拿出去伪装自己的面子。可是得明白啊,压力、情感得不到宣泄,都不应该成为我们伤害自己人的理由。这恐怕是我们最爱用的和最烂的借口!

人一旦找到推脱的理由,就会沾沾自喜、理直气壮,所有的错误甚至都可以脑补成顺理成章。甚至,模糊掉什么才是自己的身份和本分。多么愚蠢,又多么可怜啊。

最让人心寒的莫过于,我在用尽全力爱你的日子里,你却在用行动讽刺我的爱是多么不值一提。

爱很重,也很轻,来的容易它就轻了,来的不易,它便重了。

不要轻易的没有底线的输出爱,爱,也需要回报。那些自诩不需要回报的无底线的爱,它会毁掉一个人,摧毁他的心理平衡,吞噬他的感知,最终把匕首插向无私的你。

毁了爱的人,也毁了自己。

而对与别人的付出,理所当然的我们,醒醒吧!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仗着爱去伤害,就如同穿着水晶鞋踩泥巴,真的有意思吗?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对对方的付出和爱毫无感知,只是我们大都不知道如何去爱,甚至羞于表达。

我们已不再童真,不会再向小孩那般利落洒脱的说出“爱”,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内心填满了更多的复杂的思想,再也学不会纯粹的想问题。

但,家不是社会。谁说在家人面前不需要管理情绪?宣泄自己情绪,并不代表可以没有底线和不礼貌。换一种更柔和的方式,它所能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并且更柔和,更容易让人接受。

爱,需要互动,但愿我们都能学会洒脱说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也有和我一样,让家人伤心了的朋友,一定要好好弥补,现在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永远不晚)共勉。

正在成长的路上努力前行的美少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家长工作#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应该因人而异,家长的理念和文化水平影响着思维和理解能力,有时候除了勤于沟通更要...
    疯丫80s阅读 1,501评论 0 1
  • 2016年一篇名为《我为什么不愿教“穷人家”的小孩?!》火了,文章首先声明,文中所说的“穷人家”,与经济和社会地位...
    牛粪茶壶阅读 5,155评论 6 9
  • 01 在Kindle上看杂志,被一篇文章戳中内心。 说的是,23岁的男孩,第一次去浙江女朋友家。买了当地的特产,还...
    随性而活阅读 7,028评论 0 0
  • 高中时候对写作的蠢蠢欲动,到如今快20年的今天,重新拾起对写作的想法,该不是冲动了。 人生经历了学习时期,工作时期...
    内心小世界阅读 1,924评论 0 0
  • 完成任务≠结果 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 执着地要结果 公司是靠结果...
    张凯文KK阅读 3,35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