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结构化思维,是听了一节结构化思维的音频课程,忽然一下子就顿悟了。
为什么老觉得要发言的时候,明明肚子里面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即使说了也会说的没有条理,很混乱,别人觉得很难听明白,可是有些人却能将一个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晰,让我们一听就懂。
其实,这与结构化思维是密切相关的。
当听完那节课以后,对系统化思维,有了一些比较初浅的认识,当时觉得非常的受启发,在后来的即兴演讲,写作等方面,稍微应用了这些原理,确实提升了很多。
今天,我又参加了一期思维力初级课程,对系统化思维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
那下面就把我学习到的一些内容,结合个人的体会和案例,跟大家进行一些分享。
01
同样的年龄,相同的学历,相同的经历和家世背景的A和B。
在工作上,遇到很多的工作难题,A都能一一解决,步步高升。可是B却被限制,原地踏步,还要面临被炒鱿鱼的困境。
同时去报考会计师,A考上了,可是B没有考上,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实这一切都是,思维的问题,只有掌握了系统的思维,才能更好的分析出来他们差距拉大的原因。
比如,在解决业务问题时,A构建了自己的能力系统,可以很快解决问题,而B停留在以前的混沌状态;
在参加会计师考试方面,A掌握了考试的规律,而B没有。所以这一切都与系统思维是密切相关的。
02
如何才能让思维变得有系统化呢?
大家都知道,当我们要解决问题时,要先把所有的原因列出来,但是当你列出20个以上的问题时,会感觉很混乱,解决的时候也不知道从何做起。
所以最好创建一个框架来组织,而并不是把毫无章法的只管罗列,不管解决。
举个例子,一个制鞋企业的老板,招不到普工。
解决问题前,首先要找到问题。如何找问题?
可以分成两大块:
一个是企业的内部原因,可以列出从岗位的吸引力方面,又存在企业的一些企业文化与环境,比如说厂区比较偏僻,生活不便利,公司缺少对员工的,关怀方面,还有晋升的空间,薪资待遇,工作压力等等。
一个是企业外部原因。比如,整个人力市场的原因等。
通过这样的构架来进行分析,让他变得更加的有逻辑性,条理更加清晰。
解决问题首先要描述清楚问题,但是我们还经常会碰到,连问题都界定不清楚的,这种情况怎么办?
03
在描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式,把非量化的事情变成可量化.
这样就一目了然,非常清晰。还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把模糊的有歧义的,变成可清晰化的事情。
举个例子。
办公室老张对打字室小李抱怨道,小李,很多人反映你这个资料打印出来的文字太小了,看不清,要调大一些。
小李听完以后,就擅作主张把资料的字号全部调大了两号。结果被单位领导批评了一顿,打印出来的200多份文件也全部作废。
如果小李用系统化思维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她就会从这两方面去分析,首先,字号太小是小了多少?很多人反映是多少人,占单位人数的多少,还是仅仅两三个人。
因为像这些很多太小这样的形容词,不能够很精确的表达出来说话者的真实意思,而说话者的真实意思有可能是隐藏在里面,也可能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比如他的眼睛视力不太好,喜欢看文字较大的,但是我们打印出来的要按照标准化的大多数人适应的,所以就需要去进行区分。
再来一个例子。你同时去问甲和乙两个人,问他们的工资是高还是低?
甲说,我的工资好低呀。
乙则说,我的工资还不错。
你可以判断出来他们的工资是多少吗?
你可能想象当中觉得,乙的工资肯定起码上万元以上。甲的工资可能只有3000左右。
但事实上却是相反的,甲是一名高级技术工,在相同领域的同等级人才里面,他工资1万元是偏低的,所以他说自己的工资低。
而乙,则是一名刚毕业的大专生,在同学里面,刚参加工作就有3000元的工资,算是挺高的工资了。。
所以我们不能用他们所说的高与低去衡量具体的数字,而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判断。
再比如:一个服装店的售货员,向老板报告说,老板,顾客们都说我们的衣服卖价太高了,怎么办啊?
老板立即反应就是,是不是应该要降价卖呢。
但如果学习过系统化思维的人,就会这么去考虑,售货员说我们价格卖贵了,是多少人反馈卖价高,占进店客人的百分之几?
说衣服贵,是真的贵了,还是这个售货员,因为业绩不好,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来衡量,所以才说这衣服贵卖不出呢?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还有工作中,有很多都是不明确的语言表述,我们需要准确的去描述清楚这个问题,将非量化,有模糊,有歧义的,转化成为可以量化的,可以数字化的,清晰化的描述。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具体描述,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来区分这些概念,寻找问题的真实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最后,我想说,系统思维的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会提升一个人的格局,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课程。期待自己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开启自己的全新的学习之路。
不知道这个系统化思维对大家是否有启发呢?欢迎大家的评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