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
原文: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译文: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部好文章,可惜却被内容不健全的杂乱文章给封闭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首美妙的乐曲,可惜却被一些妖邪的歌声和艳丽的舞蹈所迷惑了。所以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的引诱,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本性,如此才能求得一生受用不尽的真学问。”
个人见解:
-1-
先分享一个书中的故事。
齐桓公在书房里读书,遐想时候手握着书卷站在厅堂上。制作车轮的轮人在堂下劳作,他看见齐桓公说:“君主读的什么书?”
齐桓公随口应道:“圣人之书。”“这个圣人至今还在吗?”轮人又问道。“已经故世了。”“噢,如此说来这册圣人的书有点像酒滓、浮米,已经过时了吧!”
齐桓公闻言勃然大怒,厉声斥责:“寡人读书,伐轮的匠人凭什么妄加评论。你说出道理则罢,不然的话,决不轻易饶恕于你。”
轮人却不惊惶,从容而言:“不错,我讲这话自有道理。就以我制作车轮说吧,制作车轮时不能操之过急,过急,轴、轮难以契入;同时也不能疲沓怠懈,怠懈,轴、轮松动易脱。唯有不快不慢,做在手上,应于心里,方才至精至妙。然而,至精至妙只能默然于心,并非言语可以表达。因为物本有性,性不是教、也不是学而能成。
“比如我心里所悟精妙,没有办法可以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没有办法从我这里学得精妙的心性。所以我干了几十年,如今七十多还得操业制轮。我想君主读圣人书的道理也同于此;古之事已经混灭于古,即有所传,岂能以古事比较于今天?古已穷尽不返,今事多变,既不适用今天,不就成了糟粕吗?”
齐桓公闻而不知回答,笑笑离开厅堂。
-2-
工匠说的话确实在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领悟,不可能完全被人代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死后没有人能够代替的原因。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无可代替的。然而从工作的性质来看,绝大部分人工作并没有一种工匠精神,所以很容易被替代。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将自己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这样就算是一名普通的工匠也有很大价值。
尽管有很多人把书读死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读书的重要性。现在人类的发展,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没有前人所留下来的知识,我们也很难有现在的成就。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将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如何读到书中的本质?
个人认为,内心的感悟是一方面,读书是另一面,二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罢了。在此,我想讨论一下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源于实践的总结,而理论又可以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应用与实践。只是问题在于有些人更善于研究理论,有些人更懂实践。将两者联合起来,也许才是最好的办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来看。这样对我们没有益处。
-3-
现在回到原文来看。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部好文章。个人认为这就是孩童天真的本性,他生来就是最好的、无污染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不断地输入知识,慢慢被这个世界所蒙蔽,而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人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因此,我们又开始思考到底什么对与什么错。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绝对地对与错。对与错都是基于我们价值观的一种判断。不合我们价值观的,我们的第一反应就认为是错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不过,仔细想想却没有那么简单。渐渐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逐渐看明了世界的本质。
-4-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偈语颇富禅机,晦涩难解,却十分恰当地写出了人生随着阅历、年龄的增长而对事物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这就正好对应了上面一段人的成长。不过,很多人未必能够达到第三种境界。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深思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世界。有一部分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也被世界蒙蔽着。
老实说:“现在我能说这个道理,但也只是一个被世界蒙蔽的傻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观察,多请教,多实践,多体悟。希望有一天能够不被世界所蒙蔽,做到“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