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热闹的房间当中,来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大人们说说笑笑的,听不清楚小孩子在妈妈身边说些什么?
没过多久,突然听到了她很响亮的哭声,女孩很努力很努力的在哭,妈妈在她身边无动于衷。妈妈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你无论怎么哭,我都不会满足你的要求。
这个房间有十几个大人,每个人每个家庭对待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们也尊重彼此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们简单的劝一劝,孩子的母亲也告诉我们,孩子在幼儿园动不动就哭而且哭的很大声,如果不满足她,她就使劲哭使劲哭!她说她想把孩子的这个坏习惯给好好的纠正一下。
我们认同她的观点,也默认了孩子的哭。于是,我们继续说说笑笑,女孩继续使劲哭使劲哭,妈妈继续无动于衷。
可是慢慢的我却觉得讽刺,孩子在哭,我们还有心情谈笑风声吗?你把孩子和我们置身在同一个环境当中,你我真的能忽略掉吗?
我知道孩子哭在要挟,可是我却在她的哭声当中听出了一个心声,“就算我好好和父母商量,他们也不会满足我,所以我只好使劲哭!”
孩子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你们在聊天,我可以看会动画片吗?我觉得孩子的要求并不过分,如果满足她,这对孩子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快乐,如果在这么热闹的团体当中你想要鼓励孩子去社交,是不是可以温柔的去引导?或者去解释去示范,而不是无动于衷,或者必须让孩子妥协!
我觉得很心痛,孩子是脆弱无助的,哪怕他只是想吃一颗糖,他也要祈求。
我很难过,为什么天下的父母大多是以自己的感觉去养育孩子,而不是以孩子的感觉去养育他。
我相信人性天然是好的,就算你以孩子的感觉去养育他,我相信它最终会长成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我们要去学习维护孩子的感觉,孩子天然都在感觉中流动,不要频繁的去攻击乃至切断,我们要去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性存在,我们真正寻求的是被看见,而不是彻底的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