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其实早就已经写完,但是一直在边修改边更新。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终于全部更完。
有文友问,这是你的真实经历么?亦假亦真吧。她们的身上有我自己的影子,也有周遭人的影子。写文的人很难完全撇开自身经历来写,多少会涉及到自身生命中的种种。
说说小说中的几个中心人物。
洛玫,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并非完全虚幻,她是我有段时间过于理想化时的一个极端版,过于理想化,有点脱离现实,所以我忍痛,把她写死了。但无疑,这本书里,我最偏爱她。
萧雅,应该说她身上较多的投射了我自己的影子,但也有部分是虚构的。她是我试图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寻平衡点的一个人物,因此是中心人物。我有段时间很愤世嫉俗,觉得难融于世,觉得他人并不能够理解我,觉得孤独绝望。但我不想活在想象中,像海子一样只在文字中温暖。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仰起脸来对生活微笑。我想做个明媚如春的女子。因此小说中的萧雅历经种种终于找到自身的目标,终于得以内心安乐。
陈沉,他是我看安妮宝贝《莲花》(这本书我看了五遍,是我迄今为止最偏爱的一本书)时,突然跑到我脑海里的,他如同善生一般,本质纯良,但都在母亲严格苛刻的影响下压抑克制,我同情他,然而也并没有刻意给他安排完满的结局,就让他一直守护着洛玫吧。本来就是缺爱的人,哪能有那么多的爱分于不同的人。
张小凡。这有一个现实的原型。是一个邻居。他们家住着一个大哥哥,他的英语很好,每次我经过他们家的时候都能听到一口纯正的英语,我原本以为,他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可是他念完大学后又回来了。我眼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日益变得颓唐甚而安于现状,他的眼睛里再无光芒,背也变得微微有些驼,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毕业后,我绝不能让自己有一天变成这样的模样。因此小说一开始我就是以张小凡出场,也以他结束。他无疑是小说中比萧雅还要重要的主角。
这部小说是大学四年所思所想的一个总结,我在高中的时候跟一个男生说过,大学,我会写一本书,现在,我做到了,尽管没有出版成书籍是最大的遗憾,但至少如同一本毕业录一般,做了这样一个青春的收藏。大学四年的所思所想所悟以及所看过的大部分的书,有所收获的课堂,都在其中。
我不只一次的提到过此书历经三年半左右的时间写完,不是想炫耀自己多么厉害,而是想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文字时代,能有人认真的看待这部小说,它也许有稚嫩的地方,但无疑相比于很多网络上的文字,更有真实性,更有血肉性,也是我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创造出来的,我希望有缘读到的朋友能从中有所感悟,特别是一些刚读大学的学生,通过这部小说,我希望他们能够拂去心头那层迷雾,多多思考,不要像张小凡一样逃避。
最后,感谢几个为数不多的文友能够从开始一直看到结束,第一次写小说的人有这样一个通病,就是文章有些慢热,前期剧情不是那么很吸引人,但我相信只要你认真阅读,还是会有惊喜发现。再次感谢这几位文友,你们给与我继续创作的巨大动力。
以后的小说可能会更注重内在的思考,情绪的起伏,波涛汹涌的挣扎,充沛的激情,将这部小说完整的看下来的文友,可能会发现,我比较擅长这方面。 故事性连贯性方面短期应该不会尝试,因为很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不想写出来的作品自己都不认可,那就没什么乐趣了,会偏离了写作初衷的,我不是一个多产的写作者。
【看过小说的朋友,请留言说下你们的感想,我在构思新的小说,除却《深海之泪》之外,还在构思一个长篇,同样会花费大量时间,还是更偏爱长篇,能够更多的展现自己所想表达的。十分想听听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毕竟自己的缺点自己是比较难以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