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有位”更需“有为”

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青年干部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被赋予了重要的岗位与职责。身处大有可为的时代,拥有施展才华的位置,“有位”的青年干部更需积极作为,杜绝思想“躺平”,克服本领“恐慌”,打破思维“定势”,努力成为愿为、能为、善为的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杜绝思想“躺平”,做愿为干部。“躺平”看似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但对于青年干部而言,却是事业发展的大敌。当下,少数青年干部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工作缺乏激情与主动性,对上级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更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青年干部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主动担当作为。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青年干部应以黄文秀为榜样,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服务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克服本领“恐慌”,做能为干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年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升自身能力,就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更无法在工作中取得实效。部分青年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复杂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这正是本领不足的表现。青年干部应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素养;又要立足本职岗位,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极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在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打破思维“定势”,做善为干部。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会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创新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青年干部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办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导致工作打不开局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青年干部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要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还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在“有位”的基础上,更要以愿为的态度、能为的本领、善为的能力,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