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部剧
翻一个展讯,才突然想到可以去投个件,时间截止日就在明天,还好,赶上了。终于赶着的件,好像不止一回了,因为有结果,所以才记住的。这几天,看到一部重播的剧,之前没时间看。里面有几个不错的演员,于和伟王骁王劲松。于是,回看。有意思,主要人物,有意义,内容的说教性。于和伟演了一个不坐以待毙的好人。看那句台词:这世界怎那么多节日,烦死了。想笑。这部剧看了一小半了吧,真心希望剧情的发展不要俗套,不要好人最后都坐等到了好报,成功圆满了。也不想看到好人最后终被一群躲闪不开的坏人烂人处心积虑挖坑刨陷阱设套路给玩坏成功拉下水导致毁灭,这样来完成一部作品的说教意义太无趣,我这样的人一直就是这类说教的典型受害者。工作时候的不计较,就会成为别人忽略你努力的习惯。而你一旦计较,可能又会成为你一点责任都担不起的借口。 说真的,现实里面的恶人逍遥自在好不快活,累肯定还是累的,算计人并不简单,现实中不会有戏里的那么多巧合。肖申克的救赎里边,记得的一个场景就是,图书馆,那个摩根弗里曼说小说基督山伯爵好,放教育类。正面说教,已经让很多老实巴交的有原则的坚持原则的好人得到了苦果。现实中的很多正面跟本就竖立不起来。做个有原则的人难,一心向善的人在团队中往往就是那个承接各种垃圾的塑料桶,他们一般就只配有个庸庸碌碌的一生。不会成功也没有惨败。缺少戏剧冲突的人生也就这。
烦死了的节日确实够多,比如才过去的七夕还有接着就到的中元节。那晚睡下后,看到微信里有人发出来的内容,还想着说,这些人都那么等不及了,还不到零点就已开始作秀。丢开手机睡下,又打亮它,还真是别人正确了,原来已经马上过完,这个中国节。有点搞不明白,为何要把这天叫情人节,一年一次相会的牛郎织女,和所谓的情人有什么情节和过节。情人,我查查看字典,指恋爱中的男女互为情人或者情夫情妇。比较偏向后一种,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理解的话。不对,微信圈里发的都是老夫老妻类属。真是那句台词说的一样,节可真多。说到微信,这两天查了一下,可以取代微信的聊天工具,好多简介文字都有提到玩家情感的字样。不想再看我的有个微信号了,眼不见,可能心就能静一点,反正都是我在盼望着她们,但似乎是盼不到了。明天过后,回来就换。这次过去,将家长和我的新聊天连接好,就真自己安心过日子了。心安理得的,总之,联系列表就一个,也就断了我多想的念头。明天过去是中元节的缘故,因为没有人要过去,那么也就只能又是我去了,家长对着她们是说哦,来不了算了,你们忙。我说一句她们不过去的话那就只有我来,回我的是一句,你不来我一个人去烧啊!据说,明天还是父亲生日,我持怀疑态度,毕竟,我们的生日,家长都只能记住六人当中的之一个。也怪不了谁,没长大之前连照片都没有过的人,还有什么记忆和记录。
奥运期间,看的赛事还没有手机头条上的各种你看他不顺他又看她不顺的乱七八糟文案多,简直一片混乱,负责编织甜蜜的一类,负责攻击的是一类,负责抹黑的又是一类,正常发表感言的只是其中发一小类。看过几眼网球,突然想到,如果可以选择做个运动员,那就做个网球人,首先,是力气大,还有,我还有个从不喊累的身体。现在开始减少打开头条的时间,能再乱一点,那就真的,能做到上床就熄灯睡觉了,一直就是讨厌各种八卦。发现在网络世界,因为虚拟的成分,所以,如果一个普通人唱得一把好歌,画得几幅规矩的小画,或者写得一手好字,一般发出去都会得到大部分的大方夸赞。但现实里的名家一出来,那就不是毁誉参半这么简单了,随便你怎样的表现,都会又各种冷嘲热讽,其中不乏门外汉们的最专业批评。所以,不吝啬的掌声一般只会给普通人,要不就是只给真正把他们征服了的人。得失宠辱就是别人一念间的存在而已。
快一周了,脑袋都不太清醒,一直是浆糊状,不愿多想任何一点当下的事。因为不想,所以,有时候,一天里有没有信息进来,来一条还是十条,都没有区别了。上午十点多开始和山里同事聊天,一直聊到两点,终于有点心情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