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苏东坡的争论:能不能用筷子吃牛排。最近听了一堂论李清照的课,言及李清照批苏东坡词,由此思及二三。
李清照说,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说东坡老头“不协音律”,只能算作是“不葺之诗”。
想我高中所学“大江东去”,大学深爱“也无风雨也无晴”,现在深以为然的“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却被清照小妹一顿批,有些为东坡老头愤愤不平。
其实为没啥,《词论》谁都批了,按照清照小妹的观点:不以歌唱为目的的填词都是耍流氓。
这个比喻就很有趣,东坡老头拿筷子吃牛排、手抓吃牛排,还要推广开来,还还义正言辞的说,牛排就是要吃到嘴里的,你管我怎么吃?文字就是用来交流表达的,你管我怎么写词?清照小妹就说了,吃牛排要有仪式感,要有红酒相配,要以刀叉相助,你这是什么情况?exm?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从古至今骚、赋、诗、词、曲以及文言文、白话文,都有生长转变的历史土壤,夹杂着巨大的时代惯性,最后带来的巨大影响。抛开那个时代,就无从谈起。
一、唐诗
唐诗是盛世唐朝的绝美乐章,受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丰腴,大度,开阔,浑厚,包容性强,气象万千。
尚书言:诗言志。诗是用来言志的,是用表达理想、思想、抱负的。
唐朝改革科举制度,以诗取士,诗这一文体,便在上层意志和政治色彩之下,在莘莘学子科举致仕的路途上,迅速兴盛发达起来。
唐以前汉赋是汉朝的代表文体,极尽华丽辞藻,堆砌冗长,歌功颂德。极度自信的唐人,自发抛弃了汉赋,积极向唐诗的转变。
唐朝崇信道教,引进佛教,改变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面貌。思想大开放,大包容,山水、田园、禅都开始入诗。
汉朝到唐朝,汉赋到唐诗,完成了由殿堂到山林的转变。
二、宋词
与唐诗带有政治色彩,由上及下推广开来而不同,宋词注定走上一条由下而上的逆袭之路。她起于花间,由唐入宋,几经探索创新,于周邦彦于成熟。
与唐朝气象万千不同,宋朝抑文扬武,注定了它的积贫积弱。国力强时就开放,就自信,国力弱时就保守,就痛苦。最终由唐朝带来的文化惯性,最终也转变为了灭人欲存天理的思想束缚。
词起初不过小道,多为艳科,多为歌妓发声,无法登堂入室。诗庄词媚是当时的时代标签。
但正是这样的词,由底层成长出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经过柳永、东坡等文豪的拓展,才变得更加生动,圆润,丰满,更关注于内心的细腻与风情,更加注重为民众代言。
到了南宋,词更加悲壮,更添暗色,壮志难酬、破镜难圆的故事下更加动容。
如今词的音律失传,但文学性、格律体依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诗词合流共同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
时代总是裹挟着人们前进,被裹挟着的人们又创造出时代的文化。
文以载道,文字的本质就是交流,而诗词音乐都是为了更美的交流。如果像清照妹子一味的追求音律,其实是落了“道”的下乘,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才是应有之义。像苏词不受词乐束缚,不断创新探索才会跨过固步自封的河,成就高度成熟的艺术风格,成为人们喜爱的老一辈人民艺术家。
当然,格律同样重要,有格律有文体才为词。
李清照晚年曾想找个衣钵传人,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个少女,少女脆声拒绝了:才藻非女子事也。清照妹子当时的心境应该是苦涩的、绝望的、冰冷的,这颗石头压在胸口,把她带向深深的水底,看不到一丝明媚的颜色。最后这个少女因为这个壮举还被陆游写进了《墓志铭》,不知清照妹子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个人偏爱宋词,这里也心疼清照妹子,时代之下,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拿个人理想去碰世界只能换回满身伤痛。
又想起知乎,前一段时间有个问题:太祖的《沁园春雪》与两宋高峰相比如何。回答问题有一些人认为毛词格调不高,格律不对,用典不行,没有留白,不入流。我只想说,这见地真没sei了。
学渣一枚,许多想表达的观点没说出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也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