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寂寥安静的冬日,终于等到了一场飘飘洒洒的大雪。
片片朵朵的雪花,翩翩然,悠悠然,从天而降,落在干枯枯的枝桠上,屋宇上,山坡上,整个苍茫大地顷刻间变得一片澄净清亮。虽然万物萧条,暗淡灰蒙是冬的主色调,然而有了雪花的飘落,冬天也变得欢快灵动起来了。连日来的寒冷加之凛冽的风,干冷异常,让人不禁对冬有了几分畏惧,也更加渴望有一场雪来滋润一下这干枯的大地。虽然每到冬季有许多人向往那些四季如春的城市,我却独独喜欢这样明显的四季更迭,只为冬季可以和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雪偶遇。
喜欢看雪落在清寂幽深的庭院里。我一直认为,雪和中国的庭院是那么的般配,无论是北方古朴厚重的灰砖青瓦,还是南方文静秀雅的黛瓦白墙,在白雪飘落的冬季,总会有种别样的情致,雪因庭院变得诗意朦胧,庭院也因雪而变得更加寂静清幽。中国应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庭院当成艺术品去精心雕刻装饰的国家。亭台楼阁,轩榭长廊,雕花镂窗,假山小桥,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雪的映衬下,这样的庭院婉约成了一阙李易安的词,清雅成了一首王摩诘的诗,美的不可方物。
雪中的山野更加静谧空旷。苍茫大地,山川河流都覆盖在雪下,云雾水天连成一色,只剩下黑白灰的色彩,像极了淡淡的墨色落在白色的宣纸上晕染出的水墨画,简单,纯粹,却又意韵深厚,让人回味无穷。莫名地,内心深处一直喜欢这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寂静安然。雪落簌簌,似乎落在了荒芜枯寂的心上,整个人也变得清净明了了。有人说,青山本不老,只为雪白头。只是世事纷繁,风雪过后,雪泥鸿爪,我们心里的青山又会在何方。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雪落的时候,最想看的就是梅花了。梅花冰肌玉骨,傲雪凌霜,因其清逸高洁,不染铅华的品格,历来受到文人画家的喜爱,常常入诗入画。雪中的梅花增加了一种清冷的韵致,淡淡幽香随着飘落的雪花慢慢弥漫开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的诗句是对雪落梅花最贴切的写照。在这雪飘落的时节,我们可以效仿孟浩然去郊外的梅山踏雪寻梅,只是不为寻找灵感,只为一睹那冰雪中的清姿丽影。也可以像陆游一样,幻想化身千亿,守在每棵梅树旁,体验一下“一树梅花一放翁”的境界。或者,在镂花的窗前拨动琴弦,弹奏一曲旷古高远的《梅花三弄》。梅英疏淡,琴声泠泠,白雪皑皑,为清清浅浅的日子增添一些雅致乐趣。
有雪的日子,可以邀请好友煮雪烹茶,围炉闲叙。雪是水幻化而成的精灵,凝聚着天地的灵气,被古人认为是煮茶的上品之水。明代养生家高濂就提议可以用干净的雪水来煮茶,他在《扫雪烹茶玩画》里写到:“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 可见,以雪烹茶,不只是体味古人的风雅,还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茶香袅袅中,静观雪落纷纷,畅谈人间闲事。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晚的雪是用来听的,既是听雪,是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的。听雪听的是一种寂静空灵的美,听的是一种轻柔曼妙的天籁之音,比听雨更有情致。雪小禅说:“这世间的美意原有定数,这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清幽莲花,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但多数时候,它惊喜了一颗心。”在这寂静深长的寒夜,听着窗外的雪细细碎碎地下着,落在青松上,洒在竹林里,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如梵音阵阵,划过心间,似清泉汩汩,流过山谷,意味悠然,气韵绵长。
雪落的时候,天地万物也跟着温婉空灵起来了。这尘世的烟火气似乎少了许多,身边的喧闹也安静了下来。只有这么白,这么纯净,这么安静的雪才可以让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变得温柔起来。有雪的日子,天地清明;有雪的日子,我心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