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一定会在核酸采样的队伍中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些身穿红马甲,有些化身“大白”,不断维持秩序,时刻提醒居民们戴好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对了,这群人就是志愿者们,我的妈妈也是这样一名平凡的志愿者。
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还在舒适的床上呼呼大睡,妈妈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她告诉我她所联系的村是新塍火炬村,在火炬村被划为防范区那几天里,每天都要有近3000名居民来做核酸,每当遇到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时,她总会立刻上前搀扶老人;当遇到抱着小孩子的妇女时,她会第一时间送上一个板凳,让妇女坐下来休息;当遇到没有戴好口罩的小朋友时,她会递上一个崭新的口罩让小朋友戴上,并提醒家长出门不要忘记给小朋友戴口罩。妈妈一站就是4个小时,就连停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午饭后,妈妈需要核查数据,涉及到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以及大数据反馈的阳性密接、次密接、红黄码人员等都需要电话一一核实近几天的行程轨迹,并做好记录。有时候碰到不理解不配合的人,妈妈也会遭受到一些居民的怒气和怨气,这时他总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耐心的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开导他们一定要积极乐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将战胜疫情。
核查完信息,天色已晚,晚霞堵住了太阳。妈妈和其它志愿者吃过简单的晚饭后,马不停蹄地带上医护人员对居家管控者进行核酸采样,并告知他们居家隔离期间不能随意走动,有困难或者特殊情况立马向村委会报告。等所有的工作完成后已经是晚上10:30了。等妈妈回到家后,我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
正如作家苏心所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的妈妈和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一样,是平凡的人,他们用平凡之躯筑起抗疫第一道防线,默默守护着我们,看似平凡,又并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