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引以为豪的是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看书,每周至少读一本书,有时一周会读三本书。
以前我认为,兴趣就像爱情,确认过眼神,我遇上了对的人。
别人问我怎么找到自己兴趣的时候,我都会说:“就像找对象一样,遇到了对的人,自然就会喜欢。”
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错在既不懂爱情,也误会了兴趣。
1、
很多爱情都不是一见钟情,很多兴趣都是日久生情。
我读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我上初二,目的就是想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为了读书而读书。
为了什么而什么这个似乎含有贬义的句式,在我看来它是褒义的,意味着这件事情迈出了第一步。没有开始,就不会有以后。
在一个周末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觉得极其枯燥,一边打着瞌睡,一边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才最终读完。
现在还能记得情节只有保尔·柯察金和他喜欢女孩在监狱里,艰难地为爱情鼓了掌。
于我而言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和别人炫耀时说,我读过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每次会流畅地把作者名字说出来。只有如此这个13才算装完整了。
所以,我的兴趣源于我想装13 。
比起我流畅的说出苏联作家的名字,我的同桌更厉害。我们课间打闹的时候,他会扬起手说:“呔,我要砍你狗头。”
砍完他用手摸一下水杯说:“水杯尚热。”
这段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改编自温酒斩华雄。在当时的我看来,能把书里场景生活化,是一种高段位的装13手段。于是,在那个暑假我又啃完了《三国演义》。
装13是一个兴趣的初始阶段,就像你健身之后发朋友圈,跑完步之后晒你的截图,看完书之后给人做分享。做一件事情可以让你装13,它就多了一层价值,而且你装的越多,别人就越会觉得那是你的兴趣。
装13在我的字典里,它也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一个人想要获得优越感的途径。而在现在的社交环境下,找不到优越感的人可能会过得很压抑。
2、
而比装13更高级一点的培养兴趣的方法是,诉诸于外部这个功利的世界。
我有一个朋友也特别爱看书,在公司入职培训的时候,他每天都带着王小波的小说看。
那时,在她后面坐着一个漂亮的女生是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学生。
他和那个女生交流的时候,一面深刻,一面又一本正经的念王小波的一些情话。
比如“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还有“每当想你的时候,我的这张丑脸就会泛起微笑”。
他们每天下班一起走,聊各自喜欢看的书。1个月不到的时间吧,我的朋友就成功追到那个女生。
当然,通过看书可能不仅仅可以让你追到一个你喜欢的女孩;可能它也帮你获得更好的业绩,拿到更高的工资;或者提升你的管理水平,让你更好的晋升。
也不仅仅是读书这个兴趣,还有运动,绘画,摄影等等,如果你对某件事情本身没有多少喜欢,但是你又想培养起自己的兴趣。你就去想这个兴趣培养好了,能够在外部的世界得到什么。不要一开始去想什么内在提高,自我修养。对于一个世俗的普通人,这些太虚无缥缈了。最能激发人兴致的,还是那些最现实的东西
3、
以上说了培养兴趣的两个点:
第一,找到做这件事情可以让你展示优越感的途径,俗称可装13。
第二,想办法利用这件事情达到你最功利,最现实的目的。
在我心里培养兴趣,还有一个最高的境界,用《诗经》的一段话来形容就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就是说你起初可能不喜欢做一件事情,或许你只是想培养一个兴趣而已。你用这个兴趣装13也腻烦了,它也实现了在做这个件情最现实的目的。
但是你还会选择一直做,直到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这个时候,兴趣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它会陪伴你,它会变得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