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001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目标清晰,对知识或问题高度概括且全面的一种思维方式。
002 优势
在纷乱繁杂的信息社会中,结构化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率的学习、更全面更系统的思考和更有效率的沟通。
003 建立结构化思维
①自上而下找结构;
②自下而上归纳总结成结构;
③结构类比;
004 自上而下
在主题下面思考一个框架,然后将信息分门别类放入相应的框架中。例如,如何看待某行业当前所处的宏观大环境:可以先搭建一个框架,框架中的结构可以是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技术层面。然后根据此结构,将相应的观点放进去。
005 自下而上
对于复杂问题且没有架构头绪的一系列碎片化想法,可以自下而上归纳总结成结构。首先将信息归类,然后将信息进一步分组,接着提炼结构,最后完善结构下的观点。
006 类比
很多思维结构都具有相似性,掌握几种常见的思维结构类型,会帮助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容易找到结构。
007 缺陷
结构化思维属于垂直思维。它能根据一个点非常有逻辑的一步一步往下推导,但是它会局限于这个点而忽略了水平方向的可能性。想要有创新的洞见往往还需要结合水平思维。
008 水平思维
与垂直的结构化思维相对应的是水平思维。水平思维天马行空,关注的是广度而非有逻辑的深度。
009 建立水平思维
①跳出问题的前提,重新表述问题;
②反问问题;
③随机输入;
④SCAMPER。
010 灵活运用
结构化思维能让你更好的吸收知识和有逻辑的深度思考。水平思维能让你更有创新的洞见。两个思维灵活运用,难题便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