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棉当机场,等待去雅加达的航班,就要离开苏门答腊了。写点东西吧!
苏门答腊是印尼第二大岛,据说有五个海南岛这么大。这里最出名的是地震和海啸,而且有很多随时会冒火的活火山,这里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
苏门答腊这个名字,其实发音不准确,尽管郑和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用这个名字了。但是不知道是中国话发音变了,还是印尼语发音变了,反正,现在如果按中国发音,当地人是听不懂的。正确发音是,酥麻爪。
现在的音译很多都不准确,这很影响中国人的对外沟通,比如说,我到埃及的时候,发现尼罗河的英文名是Nile river,应该叫奈河。后来才知道尼罗这个发音是来自法语。还有一些翻译也是来自法语,比如巴黎。其次,很多音译来自广东口音的差异,比如说把cookie音译成曲奇。。。
跑题了,接着聊苏门答腊。
这个岛其实历史挺长的,和中国的渊源也挺深,尤其是郑和年间,帮助当地国王打垮了反叛的王子。。。故事又长了,略去吧。
这次我是来做生意的,此岛有4700万人,相当于中国一个省了,比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多。距离新加坡很近,自古都是贸易繁荣的地方。
这边的生意氛围和中国有不少差异,首先是慢,感受不到很强的焦虑感。节奏比较缓慢,大家都不着急,一天能办成一两件事情就挺好了。好像十年前的中国,一整天能够到银行排队,办完事情,不用再跑一趟,就算不错了。
其次,说话都比较和声细语,喜欢开点小玩笑,搞点小轻松,还喜欢八卦,明显是专注的活在当下的微观生活中,不像深圳人那么胸怀天下,只争朝夕。
这边人与人的关系有些像中国八十年代,晚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出来喝茶聊天,还有串门的习惯,长时间泡在朋友家里。介绍朋友和客户的时候,全是兄弟姐妹,他们喜欢这样称呼,显得亲近一些。
生意关系非常传统,很多都是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两三代人的交情。相比起中国的生意人,他们比较温和,缓慢,更看重积累下来的信任。
这里的饮食,是比较典型的印尼风,严重不符合中国的养生之道。位于赤道,却喜吃油炸辛辣。印象最深的是,辣椒饭,将辣椒磨成细粉,均匀搅拌到蒸好的米饭当中,那种辣简直让人绝望。当整桌菜都很辣的时候,正想吃点白米饭调剂一下,却发现白饭更辣,这简直是无处可逃的辣感。
苏门答腊的咖啡不错,是猫屎咖啡的正宗产地,不过我不懂喝。
当地榴莲也是超级帅,超级便宜,不过我受不了那个味儿。
好了,飞机要起飞了,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