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一本天然的教课书。说是天然因为母亲认识的字并不多,说是教课书是因为里面的内容厚重而详实。虽然她老人家离开我们已有十四年的时间,但她的语言和行动却能够时刻的影响着她的六个子女。
教课书首先翻到的是善良。善良的母亲自带光芒,她的眼神温和,声音洪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的身上都有着母亲她先天和后天的传承,她一生与人为善,说好话,做好事,不但体现在熟悉的亲人,也体现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记得小时候家里常常会有上门要饭的乞丐。或是头发花白的,拄着拐杖的老人,或者是带着孩子衣衫褴褛的妇女,他们的神情是怯怯的,那个年代或许是走投无路才出来的吧。母亲每每见到这些人或者是给米也或者是给他们热气腾腾的米饭,没见过她对谁呵斥,也没见过她冷漠,她的善良可见一斑。
如果说善良是她对待活着的生命,那对待逝去的祖先们则是虔诚。每每祖先们的生日,去世周年祭日,清明,七月半,年三十,从未忘记过,细节也特别认真。小时候我也常觉得好奇。为什么祭奠的时候桌子不能碰呢,为什么祭奠的饭菜又要扔到屋顶呢?为什么敬过的饭菜一定要回锅呢?虽然不明白,但母亲对待祭祀的虔诚和仪式感还是对我们有所影响。也或者在母亲朴素的内心里体现的是逝去的祖先们是一种尊重。
教课书里翻到的还有爱。对长辈的爱,对爸爸的爱,对她子女的爱,对孙辈的爱。她一生很少出过远门,也很少离开过家。一开始是在农村的家,后来城市里有了家,她就常常乡下城市两头跑。有母亲在家的日子是温暖的,因为她洪亮的大声音是那么的有生活气息。
”善良、爱、勤劳、朴实……”都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生活在起起伏伏,有明亮也有灰暗,然我们都无所畏惧。因为我们内心有爱,我们不会消沉,也不会孤单。因为我们记得最初的我们和我们的初心。
现在没有了母亲的日子,我们的日子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继续着,但常常却又感觉失去了什么。
常常在看见一盆青翠的万年青时,看到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时,看见乡下金黄的稻子时,看见一碗下好的汤圆时……仿佛母亲刚刚在这里来过,忙碌过……
难过的时候想想书里的执着,沮丧的时候想想书里的温暖,彷徨的时候想想书里的期望。
母亲一定是期待着我们都幸福的,用力的活着的。母亲她就在天上那看着我们呢。
今天是母亲去世十四年的周日。期待她老人家在世界的那一边依然是好好的,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