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说》节目中,14岁的小姑娘袁璟颐,大声控诉妈妈老拿她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偏偏这个“别人家孩子”,还是自己的学霸女闺蜜。
妈妈还火上浇油:“她成绩这么好,怎么会跟你做朋友?”
小姑娘表达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她只是想让妈妈也看的到自己的努力。谁知妈妈听完后面色冷漠地搬出一大套理论,说:“我拿你跟别人对比是没问题的,没对比就没进步。”然后当众列举了孩子的一大堆缺点。
孩子又说,可是我不适合激将法啊。 结果妈妈更理直气壮:要是不打击你,你可能就有点飘。
孩子表现好是理所应当的,是要藏住心里暗自欢喜的,孩子表现不好是要立马言词激烈上纲上线的,纠偏正畸的。
这种“打击式教育”毒害了多少人的少年时代。
打击式教育一般会产出两种孩子:讨好型人格子女和外强中干型子女
性格弱一点心理承受力差一点的人,就被打击的直接爬不起来,像《虎妈猫爸》里的茜茜就自闭抑郁了。在父母的长期的否定批评式的语言暗示中,他们渐渐开始缺乏信心,当机会真正来临时也不敢抓住。失败几次后就慢慢也接受了父母给他们贴的标签,我就是笨,我就是自控能力差,然后破罐子破摔,懦弱无主见不敢争取,逐渐演变成低自尊的讨好型人格。
另一种结果:稍微反叛、自尊心强一点的孩子被父母打击,就觉得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不是他们说的那个样子。这也正是打击式教育的父母希望看到的结果,用激将法激励和督促孩子成长。
这些孩子的确凭着自己不服输要强的性格成年以后在社会上做出了一点成绩,甚至成为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比如虎妈猫爸中赵薇扮演的毕胜男,从小镇出来的她在大城市有了体面的工作,嫁给了家境还不错的老公,有了可爱的女儿,看似人生赢家。
但是她内心里其实有很多时刻是会怀疑自己,特别是当遇到人生低谷和挫折时。内心总是自卑焦虑,别人觉得再好自己也觉得不够好,只有一直奔跑不敢停下来。但是这种人因为要强她很难跟别人袒露自己的脆弱和恐惧,所以就用控制和强硬的方式紧紧把爱的人绑在身边,用高压的手段督促孩子的成长,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
在打击式教育家庭长大的孩子特别擅长感知指责吼叫谩骂,另一半一句无心的责怪,无意间皱起的眉头都能被解读成指责,都能瞬间让他/她暴跳如雷,这是长期被打击形成的应激反应。
所有的语言暴力,都没有半点教育成分,因为谩骂和指责都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
所有的暴躁与利刃都是自己承受过的伤害发酵后的释放,所有的温柔与善良都是对过往的消化与自我的治愈。
打击式教育的本质是父母对人性善恶观的看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艾而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里说到:如果我们对孩子抱有“性本恶”的看法,我们就会会更倾向于对孩子严苛以待。因为我们害怕他们会利用我们的爱来犯上作乱。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孩子如果不严加管教,就会失控,骄纵,任性自私。但是孩子在蒙台梭利的眼里却是守规矩的、有秩序的、爱干净的、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如果教育是半瓶子水,这取决于你在意的是只剩半瓶水了,还是还好还剩半瓶水。
樊登在讲书的时候喜欢用儿子嘟嘟做例子。几乎每个小孩都喜欢玩手机,嘟嘟也不例外,但这个问题樊登只跟他说过一次,他们家就再也没有因为玩手机的问题发生过争吵。樊登说:爸爸怕你眼睛近视,另一个是怕你会上瘾。当嘟嘟在限定的时间放下手机时,樊登肯定他说这就叫自控。
有些家长就去实验了,发现一旦放开手机的管制权孩子就会玩个轰天暗地。然后就得出结论孩子根本管不住自己,又赶紧收回手机。如果家长育儿理念常常反复,那么给孩子的感觉就是父母给的自由是暂时,乘父母反悔之前我赶紧过足瘾。相信一个有善念是需要有风险和代价的,如果选择相信孩子,就要接受孩子这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可控的后果,因为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看见孩子的善。
假如一个孩子做了10次坏事,但是之后都是好的行为,和一个孩子在严加管教之下做了20次好事,但是一不管控就放任自流,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打击式教育的本质是害怕失去
《坡道上的家》里的妈妈总是批评否定女儿里沙子,觉得她什么都做不好,这不行那不行,里沙子上大学前连洗衣做饭这样简单的家务都做不来。就连考上了东京大学邻居都觉得很羡慕的时候,妈妈依然说别信他们只是嘲讽罢了。后来里沙子离婚时妈妈说你看吧考上东京大学留在大城市也没什么了不起。
通过数十年的否定和潜移默化的暗示,母亲成功地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个自卑没信心什么也做不好的人。在妈妈眼里,女儿永远是那个弱小无助的小女孩。这样自己就可以一直保护她照顾她。
然而打击式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贬低对方,打击对方,支配对方,好让对方一直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样对方变得一无是处就不会离开自己了。这一点也许也许连行使打击式教育的父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打击居然是源于深层的恐惧,恐惧失去最在乎的人。有些人就只会这样爱别人。因为深爱所以做错,因为深爱所以绝望。
被打击式教育长大的孩子失去了和父母分离的能力和勇气,就像被剪断了翅膀的鸟儿一样。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说:“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常常打击孩子的父母潜意识里都不希望孩子成长,虽然嘴上说为了激励孩子。
每一个习惯打击孩子的父母都要学会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感受:我为什么要不断地去打击别人?孩子真的有那么差?我真的是希望他好吗?还是不想面对自己失去亲密关系的恐惧?一个人一直做一件事一定是从这件事中得到好处。打击孩子、打击爱人让自己内心感觉是优越的强大的。一个弱小可怜的孩子怎么敢离开强大的父母?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妻子怎么敢离开强大的丈夫?
艾而菲.科恩总结了一个简单有力的教育原则: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发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而无关乎他们的真正需要?
也许只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源上找到打击式教育的根源,有一天打击式教育才能被按下终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