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有一户人家,姓随,早在五十年代,家家户户都孩子多。随家己经有六个孩子,四个女儿,二个儿子,可是女主人又要生产了,面对这么多孩子的吃穿,女主人常常发愁,男主人也常发出叹气声。
想什么就有什么,想儿子就来儿子,怕什么就来什么,没有吃没有穿,又多了一张嘴。儿子落地瘦的皮包骨,女主人问:当家的给孩子起个名字,当家的有气无力的回了一句“随便吧”,女主人说“你说什么,孩子叫随便?”男人一听睁大了眼腈,想了想“就叫随便”。
古代为孩子起名是有讲究的,什么叫有不有,叫光不光,叫仓不仓,人们为了孩子长大有出息,有个好的命运,都想着给孩子起个怪名,什么牛搞,鸭蛋,狗蛋…
名字一给孩子起好了——随便,这小男孩开始了他的慢长人生随便路。哦了哇哇的哭,身体瘦的皮包骨,营养不良哇哇哭,没有人陪他,还是哇哇哭,奶水不够哇哇哭,把当家吵的“你能不能不那么随便的天天哭”,可是大人说了也没有用,他呀还是想怎么随便就怎么随便哭。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一家人都围着随便转,哥哥姐姐轮流参加了随便的保卫战,祈求他能健康平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