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两点,我忽然惊醒。拿起手机打开简书,果然有一个“其他提醒”告诉我——日更挑战失败……
昨天照样时5点起床。起床之后便开始听课,听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我便打开了手机开始刷手机了。7点,娃起床了。带她洗脸刷牙吃早餐,然后就匆匆出门,带她去医院看医生。
孩子昨天刚起床的时候就开始闹。说是出去玩儿,她才好一点。毕竟才一岁多,对医院没有什么概念。孩子到了医院之后一直左看看右瞧瞧,对医院的一切都很新鲜。等到要照胸片的时候,孩子躺着躺着便开始放声大哭。虽然照胸片啥事也没有,但孩子嘛~都会觉得害怕。
带她照完胸片,还得抽血。我家娃扎手指取血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什么反应。不哭也不闹,就这么看着护士姐姐扎手指、取血。她确实是个比较能忍疼的孩子。但今天不一样,她得抽手臂那里的血。
当护士姐姐把橡皮绳捆在她的手臂上时,她还没什么反应,一个劲盯着护士姐姐,感到非常好奇。等到真的下针了,她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我抱着孩子,看着护士取血。那两管子红色看得我实在揪心。按理说,自己实在也抽过不少次血,我一般也没什么反应。为什么看着娃抽血,我会莫名的心疼想哭呢?
终于抽完血了。孩子彷佛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拉着我和奶奶一个劲的往外走,嘴里还不停的叨叨:“出去玩,出去玩……”我们带着孩子在医院外面吃了点东西,玩一下顺便等检查结果。等结果出来了之后,我又带着孩子去去结果、找医生。
孩子果然是有点怕医院了。一是人确实多,她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二是抽血确实让她害怕。一进到医院里面她就开始脑着要出去,我都安抚了好久。等医生看结果的时候,孩子也在一个劲的说要出去。她见我不答应,好像也开始生气了似的。我抱着她的时候,她就挥舞着小手打我,趴在我肩膀上,对我又是咬又是掐。
我也确实是被她弄疼了一下。我便装作生气的样子对她说:“妈妈不抱你了!”说着我便把她放下地。她好像也生气了,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奶奶赶紧跟上去,抱着她这里看看那里走走。
我看她这个样子,心里却在懊恼自己,何必跟一个孩子置气?她被奶奶抱回来时,那双盯着我的小眼睛里,分明是有些怨怼,有些气愤,也有丝丝害怕和愧疚。我开始反省自己,她在医院呆了这么久,都快3个小时了,她现在又发着烧,想走也很正常。就这么把她放下,跟她赌气,她虽然只是个一岁多的孩子,可她也能够清清楚楚的 感受到我的情绪的。
都说妈妈的情绪是最影响孩子的。我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一直都很注意,不对她宣泄情绪,尽量以她能听懂的话跟她沟通,保持情绪稳定,在陪孩子的时候尽量少看手机……可即便我这么注意,遇到事情的时候,仍然会有些不知所措。
带娃本就是一场修行。在这母子一场的缘分里,我们看上去是在培养孩子,实则是在反思和教育自己。因为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也有自己的兴趣和朋友。
我也可以强行按住孩子反抗的身躯,强行让她安安静静的坐好、听话。可是孩子真的会听你的嘛?我们家娃就是个例子。她为了达到自己赶紧离开医院的想法,她会打我掐我咬我来表示她的不满。这时候家长不能明白孩子的想法,不能对孩子及时疏导和沟通,反而还一味地生气、指责,甚至是打骂,那么孩子也会对你生气,也同样会疏远你,不管你对她有多好。
有些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一味的要孩子听话、乖巧,有什么用呢?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自己的主见吗?
培养孩子确实是不容易。后来回家的时候,我在出租车上抱着孩子,跟她温声讲道理,告诉她她生病了,要来找医生伯伯看病,我们吃了药病就能好。孩子也听懂了,而且她还能给我反馈。这样多好呢!
下了车,她抱着我的脖子。我带着她一路上楼,她也很疲倦,要我陪她躺下睡觉。看着她熟睡的小脸,心里温柔如水。这么可爱的小娃,怎么忍心跟她置气嘛~
下午照常上班。一上午请假没去单位,事情多到离谱。累了一整个下午,放了学又赶紧回家陪孩子。到晚上9点多的时候,再也支撑不住,一边哄孩子睡觉,一边自己也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便是夜里两点。
哦,日更挑战又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