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真的不了解你的真正需求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家人、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发脾气,或者因为家人朋友,或者不认识的人的一些话语、肢体语言而生闷气。有时即使自己真的不喜欢,也要在收到礼物时表示感谢还要显得很开心,待客要热情有礼,不能发表自己的不满。

有大部分的人在孩提时代就被灌输“满足他人的期望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更重要!”所以,这些人,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不会去寻求自己的真正需求,可能会一直处于不快乐的状态中!

我的父母就是中规中矩的老实人,我从小就是被这样教育,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别人说我们不好,名声很重要,不要多说话,说多错多,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不说话!所以现在的我,不爱多说话,不是不爱说,是不会说。而且还会把别人的感受放在我的感受之前,变成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很痛苦!我的姊妹也因为这种家庭环境,有很严重的焦虑症。我们挣扎到人到中年,终于因为疾病的爆发,才开始真正的想要去了解自己。

想要改,其实很难,这种大脑自动处理情绪的程序,已经形成类似语感的习惯,也可以称之为“认知框架”,这是原生家庭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是我们生活经历的总和。

所以,首先需要先关注自己的情绪,当在某种环境下,情绪不好或者即将暴跳如雷了,当下很难停下来,这需要练习,因为我们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情绪波动的厉害,我们所处的状态,和我们现在缺少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要学会在情绪失控时提问,并为此寻找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