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新质生产力 谋求发展新篇章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首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势之所趋、国之所需。
新质生产力以“新”为突破点,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现实所需,更是未来所向。
坚持因地制宜,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不得“抄作业”和“蹭热度”的从众心理,要防止泡沫化、模板化、同质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禀赋,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坚持“产技相适”原则,有选择地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所选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取得实效。
加快科技创新,抢抓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必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始终坚持以创新研发为抓手,加快科技创新,才能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作用,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
全面深化改革,抢抓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打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堵点卡点,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