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有点尴尬。因为很早之前看过《见识》, 当时看的时候感触颇深, 现在回顾,感触少了许多, 但还是有三点让我深受启发。

第一,这一章讲的东西很平实, 觉得“理应如此” 觉得自己也会这样想和做, 并没有很惊艳的感觉, 但里面讲述的内容都特别理性。很多时候, 自己做事就感情用事,把“理应如此”的理性抛到了脑后。怎么破?提醒自己要理性?

第二,吴军博士讲努力时,把现在的社会阶层比作一百层。非常的有画面感, 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有没有努力,有多努力。把同一个公司的同事,看作同一个阶层。自己有没有比同事更努力的工作?如果同一个阶层的人都超越不了,就更不要说,往上一个阶层走了。那么, 我比其他同事都努力吗?

第三,吴军博士在讲“向死而生”时讲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 每天早上起床看到窗外的阳光,心里就感谢上天, 因为我今天还活着。

我觉得吴军博士并不是矫情。我相信他是真的这样想的和做的。我在看【哈佛幸福课】,这是哈佛最受欢迎的一门公开课,23%的哈佛学生说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其中让人幸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感激。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把本应该感激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每天就这样平淡如水的度过。但是, 真的要等到失去健康时,我们才感激现在拥有的健康身体吗?真的要等到灾难发生时,我们才觉得曾经的平凡可贵吗?

三点讲完,那么我收获了什么呢?

一、遇到事情要理性的思考,不能靠着本能的感情用事。可以感情用人。

二、想要超越别人,上一个阶层,先努力工作, 超越身边的同事。

三、珍惜现在的一切,感谢每一天,因为我还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