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首是由唐代张九龄所创写第一首诗,让我先来说一说这张九龄的故事吧。
在开元的后期,玄宗昏庸,有许多想破坏朝廷的人,他们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整天不干正事。在他们一天天破坏下,迎来了开元后期最黑暗的时刻。在众多臣中,张九龄很气愤,他想:我得阻止朝廷毁灭。随后他准备挽救朝廷,可在他行动计划时却被抓包,最终他被贬到了荆州。
张九龄在被贬之前也写过诗,他的诗也十分沁人心脾,而如今被贬之后他的诗一改往日,变成了十分悲伤,感遇十二首与杂诗五首就是他在被贬后写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感遇的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就是这首诗的所有内容了,接下来就是注释讲解了。兰叶春葳蕤一句是写景的,像六月二十五日望湖楼醉书其一样,都是被贬之后来写景抒情的诗。回到正题,这首诗第一句感叹,哇!这些兰草兰泽长得好茂盛啊!也是承托出诗人的心情。桂华秋皎洁一句是直白地表明了桂花如月一般地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这两句中欣欣是欣欣向荣的意思,简单地来说也是茂密或茂盛地意思。这两句大致意思是由于叶兰和桂花欣欣向荣生机旺盛所以春季和秋季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林栖者是指在山中居住的隐居人士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谁料的,知道山中隐居的人,坐下听到兰、桂的风韵,心情感到十分愉悦。最后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里的草木指的是兰与桂,本心是本来的心愿,折是采折,具有欣赏的意思。这里美人指的是上文的林栖者。最后一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春兰秋桂的芬芳品质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没有人来采折而减弱其光辉。
本文张九龄主要是围绕春天兰草与秋天那桂的芬芳来写的,其文的表达含义是由浅到深的,只要你仔细阅读,我相信你对语文的理解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