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否认,母亲有一双并不灵巧的手。
这双手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针线活,煮一些粗茶淡饭,挖一些苦菜,种一些庄稼,其余的,我真想不出来,这双布满茧子的手还能变出来什么。
所以,小时候的我,从未指望过,自己的衣服上,会缀上一朵绣出来的美丽的花。我知道,那些让我羡慕不已的花朵只会出现在别人的衣服上,就像那些让我梦寐以求的奖状一样,只会贴在别人家的墙壁上。
母亲从未要求我拿一张奖状回来,我也从未要求母亲给我绣出一朵花来。是的,我那么不爱学习,一天天贪玩;而母亲的手那么粗糙,又那么忙。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些事情永远都不要强求。
既然,母亲的手并不灵巧,那么母亲不会包粽子,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可端午节我们一样也要过的,粽子一样也要煮的。因为父亲对所有的节日都非常重视。
临到端午时,碧绿的粽叶被母亲买了回来,软米泡在一个大盆里,红枣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我们和别人家一样,也在兴兴头头地张罗着包粽子的事呢!
料都备好了,就差包粽子的人了,幸亏母亲人缘好,早饭过后,来帮忙包粽子的邻居们陆续就到了。家里变得热闹起来,母亲忙着招呼她们,同时也不忘给我安排一件差事,就是去河里捡一些鹅卵石。
得了令的我,端上一个小筛子,呼朋引伴地往河边去了。
河里的水清清浅浅,黑色的蝌蚪摆着小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长腿的蚱蜢在水面上一跳一跳蹦出好远,偶尔有蜻蜓飞过来,轻轻地点几下水,又飞走了…
我和小伙伴们总是要玩够了,才会想起要做的事。水底下有的是鹅卵石,大的小的,各种颜色的都有,一会儿就拣够了。我知道,这些石子是母亲煮粽子时要用来垫锅底的——这是防止粽子煮糊的一种方法。
太阳落山前,粽子终于包完了,满满的几盆,因为我家人口众多。母亲找出一口必须两个人才能抬得动的大铁锅,放在灶上,开始煮粽子了……
锅底先铺一层鹅卵石,再铺一层粽叶,然后是挨挨挤挤的粽子,一层又一层,放整齐,夯实了,再加水,水要淹住粽子。
火生起来了,暮色里炊烟缭绕。渐渐地,咕嘟咕嘟的声音响了起来,诱人的粽香开始四处弥散。
这个晚上,我在甜甜的粽香中入眠了,梦里都是粽子的味道。只有母亲,我不知道她是多晚才睡的,只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她一会跑进,一会跑出,不时添水,不时加碳的,这满满一大锅粽子,要煮六七个小时,才能煮好。煮粽子的火候很难把握,火太大会煮烂,火太小会夹生。吃粽子是一大家人的事,而煮粽子只是母亲一个人的事。
第二天,便是端午了,一早起来,便看到出了锅的粽子被泡在了凉水上,一盆一盆堆得像小山一样。母亲对自己煮的粽子总是非常满意,她一边很有成就感地夸赞粽子的香糯可口,一边为迫不及待地等着吃的我往开解粽子上系着的结儿……
记忆中,一年一年,端午节的粽子都是母亲这样煮的,这样煮出的粽子就有了浓浓的端午的味道。
直到有一年,母亲突然不再请人包粽子,也不再煮粽子了!细想,这并不奇怪,因为母亲最小的孩子也成家了。即使她煮的粽子再香再糯,也没人去吃了!
母亲只是在电话中会说,你们想吃粽子的话,啥时候回来了再给你们做。就我们老两口,别人送来的都吃不完呢!
又过两年,父亲也走了。从此端午和粽子就从母亲的生命里完全退出了,她再未提起过等我们回去后包粽子的事,她已然没有了从前热衷煮粽子的劲头。在母亲心里,清明节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上次暑假回去,在小厦屋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当年母亲煮粽子用的那口大铁锅,锅上锈迹斑斑,锅边裂了一道缝,里面结了一张大大的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