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1日观摩案例感受
一棒咨询师:吴量
二棒咨询师:陈静
三棒咨询师:刘玉贵
来 访 者:C女士
观 摩 人:QSY
咨询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差,词穷
问题类型:个人成长
一棒咨询师吴量老师阳光帅气,第二次观摩他做案例。言语精干,在咨询过程中用开放式(想谈点什么问题呢,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封闭式(希望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改变呢)及具体化(能举个例子仔细说说吗?是怎么样的情况下不敢讲话呢)提问,倾听咨询者细致描述自身状况,总结回馈给来访者(你的意思是说有些抗拒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吗?)获取全面信息资料,并对咨询做出预估,确定咨询目标:为什么害怕在人前表述?。
来访者精神状态不错,面带笑容,自述自己不太会说话,特别人多的时候(不敢当众讲话,一直突破不了),自我感觉是有心理障碍,时间很长了,当众讲话缺少方式方法(认为是自己胆小,缺少自信),开会发言从来都是能躲就躲,即使发表意见也是言简意赅,表达什么简洁(自认有恐惧心理),工作上不怎么会做PPT等方案,觉得自己能力弱,这更加深了来访者产生逃避当众发言讲话(自认被动不积极,即使当众讲话发言也单调乏味);当被问到:为什么在众人前害怕表述呢?咨询者说胆小(从小就是归因),或许跟原生家庭有关,父弱母强,家庭教育缺少方式方法,而且自己读书不多(归因),所以不够自信(知识量的储备太少)……
一棒吴老师总结:害怕所以抗拒,说话不自信,接下来是重点需要提升:如何增加自己的自信度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一棒咨询结束)
二棒咨询师陈静老师,亲切温和,首先总结上一棒老师的咨询问题,给予来访者鼓励及支持(以前不够勇敢,但现在已经提升不少了),深层次梳理来访者不敢当众表达的困惑。在工作中需要轮流发言的时候,没轮到的时候都想什么呢(咨者:不愿意轮到,不想讲话)?如果硬要上台,会怎么办呢(咨者:逃)?在害怕什么呢(一直害怕,不上台发言)?不敢发言,不知道说什么好是因为胆怯,怕发言的内容组织不好吗(是,词穷,组织不出来内容)?尝试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没,一直拖着逃避心理)?能想到办法来解决吗(摇头)?在逃避过程中觉得获取了什么样利益(安于现状、被动、不用改变、没有勇气)?质疑:逃避、安于现状与不能通畅地组织语言表达内容有关吗(沉默)?其实单位领导和同事在大多数时候都在包容你自己,总结一下现在梳理的问题可以吗(咨者:是的,有些不负责任,混日子,希望以后自己能积极主动点,敢于担当)?你认为敢于担当和不敢上台讲话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怕出错,不重视,尽量少担责)?不敢担什么责任,又恐惧什么(怕说错)?在什么情况下(工作或者生活)敢于说话呢(公司外面不敢说话,怕担责;在家里,什么都敢于说)?不敢担责是不想做一个好员工吗(笑,沉默会,觉得没有归属感)?第二棒咨询线束。
三棒咨询师刘玉贵老师(优雅帅气),总结以上两棒咨询内容(咨询者收获挺大的),并再次与咨询者澄清咨询目标:不敢当众讲话,做自我成长的分析。请说说具体事件可以吗(认可要棒老师梳理的内容,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向前冲,怕担责)?再次质疑:上台讲话-得责任-语言组织表达不畅的逻辑关系(沉默)?成长的目的是什么(善于表达)?再遇到上台发言会怎么办(能上,有丰富饱满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置一下,很多人开会上台之前会想到什么(吓死了,唐突,小白,如果没有准备更不知道怎么办,有准备的情况下会照本宣科,但内容不丰富,乏味,自信不够胆量不够,没有发言技巧,经常否定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表达有问题,有准备的发言是不是感觉更有安全感,准备对你来意味着什么(对练是有准备的,有准备就感觉胸有成竹,但也只是就事论事,内容不丰富,不能救场,内心想改变,但需要环境,需要别人督促)?为什么老是自我否定贴标签呢(小时候影响挺大,跟兄弟姐妹有差距,父母对自己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以上咨询梳理,刘老师指出:不敢当众讲话及讲话内容不丰富是属于技能层,是可以后天勤加锻炼。在此场咨询中刘老师的引导带动下,咨询者意识到要去努力改变,好好训练自己,不要否定自己。本场咨询结束。
咨询者本人:面容整洁,从事保险行业,有心理学理论,正准备从事心理咨询行业,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我的体验:说实话,我也是一个傻小白的新手咨询师,这场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咨询,对于我来说也非常应景,也可能是每个新手咨询师都曾经有过的经历,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提问,倾听和共情,怎么跟随咨询者的回答去评估和判断他的心理状态?这就要分清界限(界限的领域很广哦):什么是技能什么心理,哪些是先天哪些是后天……但不管什么问题,都能通过去发觉、接纳(不跟自己较劲)和改变(寻求别的途径),来达到期望的要求。总的来说,各种各样的知识储备是必须的,技能方法是需要练习的。感谢大白实战队给予的观摩机会,也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