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马上小升初了,一直以来佛系的我们,也按耐不住,开始考察各类学校,了解教育方向。
并不是我们不关心教育,而当生活中真的碰到自己所遇到的事情时候,才会更加深入思考和考量。
我和先生一直认为,成绩不是我们最看重的标准。培育孩子成为有用之人,必须先为人。
所以品格才是教育之首位。诚实守信,善良忠诚,为人谦逊,坦诚相待;保持最纯真最善良的初心,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美好向善的心;
其次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被"压榨"的,被"强塞"的,绝大多数失去了自我独立思考,或者说,懒得思考。因为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按部就班,跟着学校的教学大纲,多刷题多练习就能考个好成绩。记得很多年前,就听说现在的教育不要读"死书",要拓展思维,可是政治历史之类的课程不还是要记住哪年辛亥革命哪年鸦片战争嘛。而这些战争背后真正的原因,当时的局势,以及大局观我是从来不了解,也没有听老师讲过。那现在的课程是否能突破局限,用创新思维和统筹观来看待这些过往的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学习体验呢?
这里又提到了另外一个能力,就是格局。对于孩子,格局真的很重要。当初跟先生一起决定留学日本的初心是想让自己的学历更高一个台阶,没想到格局拓展确是最大的收获。
眼界开了,思维变了,体验多了,前途也清晰了。站在山顶同站在半山腰看山下,绝对是两种景色。可能会有人说爬山太累了,但是这沿途风景也只有真正攀登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登顶的喜悦和"一览众山小"的快感,也只有真的到达山顶才能感受到的。
再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体系也好还是双语,国际教育也好,最主要的是孩子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任何知识理论,实践技能,拓展应用,还是探索探究,都需要不断培养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能力。具备一切皆可习得的能力,那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最后我想说,除了以上这些,我们更看重孩子的情商和逆商。智商与生俱来,无法改变。但是情商和逆商可以后天培养。尽管现在我和先生一直在努力想帮助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但注重这双商教育的学校会放在首位考虑。
下次聊聊最近了解的双语教育和国际教育吧!